(资料图片)
春来万物生,神州竞芳华。2月28日,汶上县“儒风中都 上善汶上”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暨文化“两创”成果推介会在北京汶商会馆举行,来自北京文化界、商企界、教育界、媒体界的3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话儒风雅韵、共叙齐鲁乡情、共谋传承发展。
推介会上,汶上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强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汶上县近年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汶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政府副县长李红,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乔明分别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汶上悠久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文化“两创”成果。
汶上古称中都,素有“千年古城、儒释圣地”之美誉,是北辛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东夷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运河文化在此交相辉映,是孔孟之乡的典型代表。公元前501年,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初仕中都宰,留下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谈。诗仙李白游遍汶上山水,挥洒诸多传世佳作。历史上,汶上是京杭大运河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著名的南旺引汶济运分水工程享有“北方都江堰”美誉,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汶上县是省级旅游强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连续两年获评山东县域旅游十强,中都文苑景区被评为全省十佳旅游景区。依托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等资源,重点突破旅游品牌打造,旅游产业产品体系不断丰富、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休闲城市形象愈加鲜明。截至目前,已打造4A级景区宝相寺景区、莲花湖湿地景区2处,3A级旅游景区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郭楼古郕田园景区等5处,创建省级旅游强乡镇5个、省级旅游特色村21处、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处。览圣地湖光山色,享乡村田园风光,汶上县不断完善城市文化旅游功能,拓展游客休闲空间,宜居宜游的“京杭水脊 福地汶上”形象初步彰显。
近年来,汶上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大力扶持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提升文化“两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群众满意度、城市知名度,形成了木雕、汉服、手造等一系列文化“两创”新成果,打造了古城汶上的崭新“文化符号”。目前,全县共有非遗工坊13个、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5人,开设“非遗汶上”“文博汶上”“文旅商品”等网上展示项目,2022年度非遗工坊营业额近3000万元,文化产品在省市系列文创大赛屡获佳绩,先后获得第七届创意济宁文化产品设计大赛暨首届孔子文旅杯手造大赛、山东省首届“振兴传统工艺•鲁班杯”大赛优秀组织奖。汶上县还立足特色文化资源,积极融入“两区一圈一战略”,主动对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鲁风运河”品牌联盟、济宁“运河记忆”遗产廊道建设,科学规划布局,强化要素支撑,努力打造区域性文化产业新高地,为文化强县建设培育出新动能。
“孔子初仕中都宰,是汶上县的第一任‘县长’,同时汶上县也是儒家思想治国理政的第一实践地。”座谈交流中,说起千古圣人孔子,与会的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夏年打开了“话匣子”:“公元前501年,时年51岁的孔子,在中都汶上开启了从政生涯,兴教化、办讲堂,形成了明礼知耻、尊老爱幼、路无拾遗的文明乡风,把中都邑治理成先秦时代的‘首善之区’,诸侯各国纷纷前来探访学习,这些孔子在汶上以儒家思想治国理政的成效,在《孔子家语》里面都有详细的记载。”聊到这里,黄夏年还讲了一个小故事,鲁定公召见孔子,问他:“用治理中都的方法治理鲁国,还会有效吗?”孔子自信回答:“治理天下都没有问题,何况鲁国呢?”《礼记》《史记》《汶上县志》均有明确记载。“孔子宰中都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儒家思想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黄夏年介绍道。
“通过今天的推介会,我发现汶上集多元文化荟萃一城,具有非常优良的品牌属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徐文明对汶上县独特的文化“标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近年来汶上县开辟了国家级文化遗产大运河南旺枢纽、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进一步提升了汶上文化品牌价值,为吸引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落地提供了潜在优势。”
汶上县诗礼文脉绵延千年,县委宣传部组织组织30余位地方文史专家学者,对历代汶上文化名人事迹进行系统梳理,编纂出版了《中都历史文化丛书·名人篇》,成为一套系统、权威、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料,打开了展示汶上的新窗口。“听说我们后续还将继续编辑文化、山水、民俗等篇章,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家乡汶上能够注重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让传统文化的汶上篇章更加光彩夺目,让我深感自豪。”北京汶上商会会长李征说道,“近年来,汶上县用文化涵养城市和美气质、精神面貌,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动能转换,打造了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省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省级化工园区,让千年古城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时代风范,让中国式现代化的汶上步伐更加稳健有力,古城汶上已经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时代新城。”(汶上县委宣传部 张明 李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