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左翼中旗农业干部在给村民讲解乡村振兴 连振 摄
半月谈记者 刘懿德
(资料图)
素有“内蒙古粮仓”美誉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聚焦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一批优秀党员干部培养成嘎查(村)里的“新能人”,为乡村振兴铺好路、架好桥。
“新能人”注入新能量
2021年嘎查(村)“两委”换届后,奈曼旗义隆永镇方家营子村致富能手张玉辉当选村委会副主任。得知中国农业科学院团队正在通辽市开展玉米增产示范建设后,他主动联系团队专家,带领村民学习应用最新生产技术,当年种植2000亩玉米。2022年,全村玉米种植面积扩大且亩产实现“吨粮田”,预计收入将超400万元。昔日全旗重点贫困村,如今成了乡村振兴“明星村”。
通辽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焦刚伟说,通辽抓住2021年嘎查(村)“两委”换届契机,大力选优配强嘎查(村)“两委”班子,一批政治素质高、致富能力强的党员进入班子,成为乡村振兴的“新能人”。目前,全市近1.2万名嘎查(村)“两委”班子成员中,致富能手比例达65%。
“经过专家培训和指导,嘎查30多名种植户升级为‘土专家’。”通辽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镇希伯花嘎查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霍庆信说,2022年,在这批“土专家”帮助下,全嘎查130多户锦绣海棠种植户亩产增收300斤、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焦刚伟介绍,目前通辽市围绕生产经营、农业科技等领域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工程,已培育出1.5万名扎根本土、懂技术、会管理的“土专家”“田秀才”。
“新能人”比武争星
“2022年共500户农户加入合作社,流转周边土地种植圆葱5000亩,村集体收益达到50余万元,带动辐射周边村囤种植圆葱达2万亩。”发言席上,科尔沁区育新镇小三合兴村党支部书记李树祥乡村振兴“比武争星”擂台赛现场自信满满。
为实现整体带动、激发活力的效果,通辽市以“党委摆擂、支书比武、旗级评定”的形式,每年分两轮组织2100多名嘎查(村)党支部书记登台亮相、述职演讲、观摩交流。通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赵亚春说,组织部门把“比武争星”结果作为评定“最强党支部”的重要参考。得益于此,2022年通辽市嘎查(村)“最强党支部”创建率已达40%。
2022年以来,通辽市向826个乡村振兴重点村选派驻村干部1801人,探索驻村工作队互联互建机制,结成互助对子249个。赵亚春说,聚力基层抓帮扶,让嘎查(村)党员干部们的干劲更足,乡村振兴的势头越来越好。
通辽市还着力加强县乡领导班子建设。通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海林说,组织部门坚持选派精兵强将奔赴基层,目前,全市旗县班子中具有乡镇正职经历干部占39.2%,乡镇班子中有丰富农村牧区工作经验的“老苏木(乡镇)”干部、“老乡镇”干部占93.8%。
“新能人”培育产业新动能
针对农村牧区种植养殖业小散弱,科学管理水平低、市场适应性差的情况,通辽市探索以嘎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培育出乡村振兴新动能。
开鲁县开鲁镇飞机场村,全村70%以上的常住户发展设施农业,户年均增收2万元;扎鲁特旗整合1.35亿元项目资金,帮扶206个嘎查(村)党支部创办领办合作社,吸纳5300多名农牧民入社,年经济效益近7000余万元,培育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5个、自治区级示范合作社 22个……赵亚春告诉半月谈记者,通辽市按照“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模式,引导1600多个嘎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些合作社负责人均为致富能手、种植养殖大户,他们着眼当地优势项目,通过适度规模经营、科学精细管理,打造出一批肉牛养殖、玉米种植等领域的特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