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沂源县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学习擂鼓表演 赵东山 摄

半月谈记者 王 念 袁军宝 邵 琨

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2022年被认定为春秋齐国稷下学宫遗址位置。“齐文化”这一独特标签深深烙印在淄博。近年来,淄博市以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从“生活化”“具象化”“产业化”角度着力,将齐文化传承与文明实践、产业发展等深度融合,持续放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经济、社会价值。


【资料图】

成语故事走进生活

走进淄博市知味斋酒店人民路店,一个大型转盘惹人注目,上面写着“围魏救赵”“老马识途”等与齐文化有关的成语,顾客可以转动转盘参与酒店活动。“这可以让顾客更好体验齐文化的魅力。”该店经理渠凤丽说。

立足“齐国故都”等传统文化资源,淄博市推动齐文化的日常化传承,开展齐文化知识竞赛、齐文化短视频大赛、齐文化动漫设计创意大赛等一系列创意活动,推出《古为今用齐国说》《齐国成语典故》等齐文化系列口袋书,让优秀传统文化“润物无声”。

在临淄一中传统文化课堂上,稷下学宫相关历史已成为“必修课”;在桓台县唐山镇“复兴少年宫”里,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参观当地耿式马扎、后七豆腐的制作过程,体验传统技艺的魅力。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巩曰国说,文化来源于生活,更应该回归生活。将齐文化中的优秀成果融入百姓的生活日常,使其可感可触,不断强化精神共鸣。

为产业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淄博市以齐文化产业转化联盟为载体,打通政、产、学、研等各链条,优化整合陶瓷、琉璃、丝绸、酿造等本地特色文化产业资源,通过文化赋能不断做大做强“山东手造·齐品淄博”品牌。

“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三分之二。”淄博市文产中心主任扈振吉说,在2022年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上发布的“山东手造·优选100”中,淄博市入选10家单位,提名11家单位,在全省16市中位居首位。

“深藏在历史土壤中的传统文化要活起来、火起来,需要一个个实物、载体,从而可亲可近、可感可触。”淄博齐文化研究院院长毕雪峰认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让文化和实体经济挂钩、与产业融合,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品牌效益双赢。

每年,淄博市的陶瓷生产企业都会结合节日节庆推出数十款陶瓷产品。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里,摆放着一套“千峰翠色”系列瓷器。它的设计灵魂是齐鲁文化,造型主创元素以山、海为题,海岱相连,山水呼应,受到业界和陶瓷爱好者的欢迎。

文旅融合,古村破窑“生金”

为深入挖掘“齐文化”“陶琉文化”等独特文化资源价值,淄博市加大政策支持,强化招商引资,不断推动文旅融合,打造旅游项目,做靓文化IP。

在淄博市博山区颜神古镇,石板路、古圆窑、老院子、旧厂房让游客仿佛回到旧日时光。古镇内的墙体用匣钵垒成,别具特色,不少年轻人慕名而来。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拥有全国最大的陶瓷厂,几乎家家户户都烧窑制陶。后来,随着产业环境变化,陶琉产业从手工制作走向机械化生产,这里的大量手工作坊和柴烧古窑被逐渐淘汰废弃。当地百姓陆续搬走,留下空宅老屋。

2018年,淄博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开始对古镇进行整体规划开发。“不能以景观取胜,它的魅力全在文化,所以我们的定位是文化休闲度假区。”淄博朗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勇虎说。

如今,颜神古镇内时尚的酒吧、多彩的街区、充满设计感的民宿令游客流连忘返,一座曾经没落的陶琉古镇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招商引资 稷下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