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 杨思琪 黄浩然 王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网课逐渐成为一种普遍授课方式,“网课爆破”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入侵方式随之出现。进入网络直播间,通过开麦说话、播放歌曲、刷屏霸屏,甚至直播淫秽视频、辱骂师生等破坏线上教学秩序,这些外来侵入者被称为“爆破手”。近期,我国多地高校、中小学网课遭遇“网课爆破”。对此,当如何应对?

网络课堂有时“乌烟瘴气”

2022年10月28日,河南省新郑市第三中学教师刘韩博在家上网课后意外离世。2022年11月2日,新郑市教育局发布情况通报称,针对网传刘老师遭遇网暴事件,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查,并呼吁相关部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这并非个案。2022年9月5日下午1时许,沈阳一所高校“城乡规划与基础设施”课程在网上进行。刚上课10分钟左右,71名学生的课堂里,突然闯入10个陌生人,他们不停刷污言秽语,还有人开麦放歌,并用言语骚扰教师。教师将这些陌生人“踢出”后,他们又陆续回到课堂,几分钟后,网课被迫中止。

“学校已经有多个班级的网课出现这种情况。不少同学感到愤怒,有老师被气得中止上课。”东北地区一名受访教师说,学校现在没有配备直播间管理人员,并且缺乏专业的网课指导,对于年龄偏大、不熟悉网络的教师来说,这种突发情况很难应对。

半月谈记者在多个网络社交平台输入“网课爆破”“爆破组”“禁止网课”等关键词,搜索到不少类似的社交小组。在一些短视频或微博下,会由知情人泄露网课时间和房间号码,相关“组织者”下达“爆破令”,在约定时间集合,共同入侵网课阻止或扰乱正常教学。

暴露安全短板

“一边是课堂讲授者,一边还要充当网课‘清道夫’。”一些遭受“网课爆破”的教师表示,对于入侵者,他们无可奈何。目前,部分学校正在组织教师培训,以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措施,同时安排师生信息员加强督导反馈。

受访人士指出,有的学生主动提供网课会议号、密码,可能是为了“好玩”“恶搞”,甚至认为扰乱课堂秩序“无伤大雅”而盲目模仿。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高中教育教研培训中心主任金春兰认为,“网课爆破”事件也反映出,长时间线上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的厌学心理和浮躁情绪放大。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的秩序依法受到保护,任何肆意干涉他人网络空间秩序的行为,均应受到相应法律制裁,并承担法律责任。”上海一名律师说,在网络空间中传播淫秽物品、暴恐内容或者其他违法内容,造成严重后果的,其行为可能涉嫌构成其他犯罪。

然而,当前依法溯源陷入困难。沈阳、成都、哈尔滨等地网课被入侵后,学校当即报警,但目前仍追查不到入侵者的个人信息等。

加筑网课“防爆墙”

“网课爆破”不仅是教学问题,更是网络安全问题。受访专家表示,网络会议平台已成为网络空间公共基础设施,对于网课等教育公益性活动,应严格履行准入审核职责,教育、网信和公安等部门亟待形成合力,共同构筑起网课安全防线。

中央网信办2022年11月4日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对建立健全网暴预警预防机制、强化网暴当事人保护等作出要求。多个网络会议平台也已采取应对措施。

受访人士建议,网络平台开辟“绿色课堂”专属空间,在实名制、IP地址溯源等方面严加管理,加筑网课“防火墙”。同时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师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此外,对违法情况要尽快形成教育部门“吹哨”,网信、公安部门“即刻”介入的工作机制。一旦发现违规发布信息、实施网络暴力的线索和人员,要及时上报,如必要可走法律程序,对不法人员进行惩治。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基础设施 无伤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