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兴安盟科右前旗的乌兰毛都草原上的牛群 贝赫 摄
半月谈记者 张丽娜 王 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镶嵌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一块“绿色宝石”,兴安盟以天蓝、草绿、水净而著称。经过多年保护与修复,这里1/2是草原,1/3是森林,1/10是自然保护区,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95%以上。
依托地理优势,近年来,兴安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国家农业战略需求,宁心静气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在好山好水中孕育出好粮、好肉和好奶,探索出一条生态富民的长效之路。
在保粮食安全中打造“口碑好粮”
2022年秋收,作为内蒙古水稻、玉米主产区的兴安盟,交出了沉甸甸的成绩单——1782万亩农作物喜获丰收,预计粮食总产量达135.5亿斤,实现“十三连丰”。
兴安盟农牧局局长李振林说,盟里通过“保”“增”“多”三大举措,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所谓“保”,即将粮食播种指标细化至各旗县市,确保面积只增不减;“增”即通过及时下达生产者补贴等资金,引导农牧民增加种植面积;“多”即鼓励种粮大户及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大豆和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通过精细化投入实现亩产最大化。
今年秋天,在科尔沁右翼中旗禾日木嘎查村民佟瑞金家的大豆和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两种作物一高一低间隔种植,大地像穿上了条纹衣裳。佟瑞金说:“玉米几乎都是双棒,大豆长得也好。”
这是兴安盟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生动写照。当地严守耕地红线的同时,推进黑土地保护,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品质之“基”;创建12个优质高效增粮千亩示范区,集成推广大豆大垄密植浅埋滴灌、水稻浅湿干交替灌溉节水等技术,打造增产丰收之“钥”。
坐落在大兴安岭南麓的兴安盟,地处北纬46度,是世界公认的“寒地水稻黄金种植带”。兴安盟借助这一天然生态优势,打造“兴安盟大米”,通过品种研发、品牌推广、市场营销等一系列专业化操作,迅速打开国内市场。目前“兴安盟大米”品牌估值超180亿元,成为名声在外的内蒙古新晋农产品品牌。
李振林说:“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让农民种粮、主产区抓粮都有积极性,都有利可图。”
在念山恋水间培育“品质好牛”
兴安盟拥有3000万亩天然草原,世世代代以养羊为主,为平衡草原保护与畜牧养殖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当地果断推行“减羊增牛”政策。
“肉牛产业的特点是精养少养、市稳价优,效益看得见;肉羊产业则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通过调畜种减数量,牲畜蹄子少了,还不啃草根,实现可持续发展。”李振林说,依托肉牛冷配技术,目前全盟肉牛改良率达到90%。凭借生长快、出肉率高、营养丰富、利润空间大的优势,兴安盟肉牛在养殖户和市场端两头叫好。
“我这牛都是改良过的,只要喂好了,个个都能长到一千七八百斤。”科尔沁右翼中旗西日道卜嘎查村民吴巴根说。
2019年,“兴安盟牛肉”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22年上半年,兴安盟肉牛存栏突破130万头。兴安盟还努力解决盟内没有规模化屠宰场的问题,延伸上下游产业链。
在科尔沁右翼中旗华阳肉牛肉羊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马达轰鸣,一派忙碌。“项目预计今年建成投产,年可屠宰分割10万头肉牛、加工2.5万吨牛肉。”项目负责人张晓龙说。
目前,兴安盟已建成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69个,标准化养殖率达到50%;建成大型肉牛交易市场3家,年交易量达80万头以上,年交易额达165亿元。
在乳业振兴中做强“天然好奶”
走进兴安盟呼和马场中利牧业优质奶牛养殖牧场,现代化挤奶大厅里上百头奶牛通过自动转盘式挤奶机集中挤奶,场面壮观。“我们公司目前奶牛存栏超1.2万头,日产鲜奶120吨。”公司负责人阿木古冷说。
据了解,兴安盟深入贯彻国家奶业振兴战略部署,把奶业产业链确定为重点产业链,通过改造提升中小规模养殖场、培育壮大乳品加工企业,打造全国重要的奶源生产基地。
李振林说,目前全盟奶牛存栏超过14万头,规模牧场达到16座,其中万头牧场4座,日产鲜奶450吨。今年又开工建设万头奶牛牧场5座,建成达产后全盟奶牛存栏将超过20万头,日产鲜奶将达到700吨以上。
打造高端奶源基地,离不开高端优质奶牛。2021年12月,前海科技中博农胚胎生产实验室在科尔沁右翼前旗揭牌,为高产奶牛育种、繁育、改良转型升级和打造高端奶源基地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我们创立胚胎实验室,加快优质奶牛繁育效率。”实验室项目负责人关彦虎说,实验室投产后,每年可生产性控胚胎5万枚,3至5年时间内,泌乳牛日均产奶可提高到45公斤以上,年均产奶将超过13.5吨,大幅降低公斤奶成本。
李振林说:“兴安盟的草饲奶牛生活质量高,体格更为强壮,其生产的生鲜乳干物质含量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适合生产高端纯牛奶、酸奶、奶酪、黄油等奶制品。”
乳业振兴,也涵盖奶食品振兴。兴安盟现有传统奶食品加工作坊76家,主要产品有奶豆腐、奶皮子、黄油、乌日莫等。李振林介绍,兴安盟大力扶持中小奶食品企业,对实施标准化加工、SC认证、奶牛两病防控、生产工艺创新的企业予以奖补,累计提升改造中小规模奶畜养殖场29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