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上曾提拔他做团县委副书记,但他不恋官位爱课堂,坚守乡村41年,不但将一所村小办成村民家门口的好学校,还使得这所村小成为数十所城市中小学的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向海外输出教育理念。他就是获评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他希望,学校培养出的是有“生活力”的学生。
(资料图片)
“三农”成为乡村教育“三宝”
步入行知小学校园,迎面就是一尊陶行知先生的全身塑像;学校占地面积300多亩,不仅有操场,更有大片的农田;“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牌子一旁,挂着几十块省内外名校的共建牌匾。而在40多年前,这所学校被当地人调侃为“黑屋子,土台子,一排矮房破样子,里面坐着泥孩子”。
一所村小何以能够自强?有人总结行知小学有“三宝”:8棵柿子树、千余种莲花,还有世界各国学生合作种植的红薯。在杨瑞清看来,“三宝”只是缩影,这所村小的价值在于利用农村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实现了在劳动中育人的理念,传承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陶行知教育思想。
校园里栽着8棵柿子树,当孩子们能够到果实之时,就迎来了“柿子节”。杨瑞清带着师生一起采摘,站在一篮篮柿子前说,这可不是一般的果实,它们是全校师生浇水施肥的“劳动果实”,是师生自觉约束的“道德之果”,是写观察日记和做数学题的“智慧之果”,是美化校园的“艺术之果”。
周边的农田都是天然课堂。浦口区有个丁跃生,他能种出1400多种荷花。每当老丁家的莲花盛开时,杨瑞清就带学生来识莲、赏莲、写莲,学生对乡土的情感加深了,也会把丁跃生这样的新型农民当榜样。
杨瑞清和学生在荷花园
行知基地主任刘明祥回忆,在杨瑞清的启发和指导下,他在学校开办了“娃娃农科院”,陆续成立5个小研究所:水稻肥床旱育稀植研究所、粮油作物研究所、水生花卉研究所、昆虫研究所、能源气象研究所。“都认为乡村学校缺教育资源,其实宝藏就在大自然中。”刘明祥说。
1983年,该校启动开发劳动教育课程,8亩茶园、15亩果园、200亩荷花园成为教学大课堂。1994年行知基地正式挂牌,围绕学习农业科技、了解农村建设、体验农民生活开发的三农体验课程渐成体系。从此,南京市区几十所重点中学、实验小学纷纷在基地挂牌定点,城乡学生一起打地铺接受劳动教育。
坚守乡土带来启示
从一个落后村小变成现代化教育集团,行知小学依旧完整保留着40年前的原貌,教学依旧崇尚自然,不追求竞争排名,强调合作学习、自主发展。
“乡土情怀和乡村资源是乡村学校发展的沃土。”杨瑞清说,一些人往往一谈教育现代化、教育均衡,就想把城市学校的教学手段复制到农村,把过度竞争、筛选和功利等教育问题带到乡村。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认为,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在农村要突破,应当完整保留乡村学校特色,建构一种自然、健康、和谐的乡村教育现代化模式。
以行知小学为例,2000年以后,学校所在地五里村外来务工子弟增加、单亲家庭率高达1/3、家庭对教育低支持度等新问题凸显。
面对这样的生源,行知小学引导学生从小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人上人’,而是培养有‘生活力’的人。”杨瑞清说,所谓的“生活力”,就包括健康的体魄、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和改造社会的精神。历届校友中我们树立的榜样没什么名人,但不缺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敬业标兵、道德楷模。
半月谈记者:蒋芳 /编辑:原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