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大医院虹吸基层患者,然而,位于湘赣边界的湖南省浏阳市(县级市),却涌现出一批具有专科特色的基层名医院,“逆吸”了大批患者。能熟练开展开颅手术,建有ICU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留了中医特色技术、每年接诊30多万名患者的乡镇卫生院……这里的基层名医院集群不断发展,患者实实在在获得了好处,医务人员的价值感也日益凸显。
【资料图】
乡镇医院,患者慕名而来
当大部分乡镇卫生院还苦于无法留住本地患者的时候,浏阳市域内就诊率达到96%。在浏阳集里街道,集里医院远近闻名,2021年医院门诊53.8万人次,收治住院5.8万人次,30%的患者来自浏阳以外,覆盖湘赣鄂广大地区。这里是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示范防治卒中中心,不仅能开展开颅手术、神经微创手术,还拥有自己的重症医学科,为江西、湖南等地的中风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集里医院要求对所有中风患者在到达医院23分钟之内进行溶栓治疗,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先诊疗、后付费,许多中风患者和中风后遗症患者慕名而来。半月谈记者在集里医院看到,700多名脑部疾病患者在此治疗,其中有200多名来自江西、广西、云南等地。
在集里医院的中风病人中,农村患者占到90%,为了降低患者负担,医院精打细算,严格控制医疗耗材采购成本。“2021年我们开展了100多台开颅手术。医院还打造了神经介入科,为患者提供微创治疗,去年开展了500多台脑科微创手术。”医院党总支书记赵黎明说。
集里医院医生黄璞嘉为患者实施开颅手术
像集里医院一样的超级乡镇医院,浏阳不止一家。社港医院坚持纯正的中医治疗方法,2021年医院业务总收入达3.4亿元,门诊人次34万,住院手术人次1.8万台,90%的患者来自县域之外。
浏阳市卫健局局长欧阳武说,浏阳鼓励医院发展特色专科,形成了一批定位准、有特色的基层医院,吸引众多外地患者就医。依托湘雅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以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为主体,联合打造湘赣边区域医疗中心。加强医学重点专科建设,精心打造骨伤科等21个特色重点专科,其中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6个、长沙市重点专科6个,中风、骨伤、眼科等特色专科辐射湘赣。
发挥村医“前哨作用”
浏阳市在做强基层医院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发挥村医“前哨作用”,让他们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浏阳市大瑶镇乡镇卫生院内,全科医生为慢性病患者进行远程诊疗 帅才 摄
大瑶镇强盛村卫生室50多岁的村医姚绍兰在乡村行医20多年,现在她穿上白大褂,走进乡镇卫生院的病房和诊室。浏阳市要求,村卫生室的村医每周必须到上级医院学习,参与查房和手术观摩。
姚绍兰发现,每周的学习让自己的业务精进了,老百姓更加相信自己,收入也有了很大提高。村里的老百姓在住院治疗时,看到熟悉的村医,心里也多了一份亲切和放松。
“我在工作中找到了价值感和归属感。”姚绍兰说。目前她的收入相当于卫生院的一名业务骨干,还有了养老保险,工作动力十足。在母亲影响下,姚绍兰的一个孩子也学医,目前在浏阳市人民医院做规培生。
浏阳市卫健局党委委员周才仁说,浏阳市推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实施乡村医生“乡聘村用”,60岁以下在岗乡村医生社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充分调动起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形成“医疗+公卫”随访到户、健康管理到人、提升基层首诊率的良性循环。
医生有动力,患者体验好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绩效改革激发医生动力、重塑服务流程改善患者体验是浏阳医改成效明显的关键。
——绩效改革激发医生热情。欧阳武认为,留住患者的前提是留住好医生,而留住好医生必须要有合理的激励机制。在浏阳的医院里,工资最高的不是院长,而是学科带头人和专家。有些医生的收入甚至是院长的五六倍。
浏阳市副市长刘来宏说,浏阳市要求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倾斜,每家医院的绩效分配方案,由医院自主决定,只需交由卫健局审核,同时向人社局和财政局备案。浏阳市卫健局副局长肖波说,浏阳允许突破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额限制,医院拿出收支结余的60%,用于医护人员绩效工资发放。医生收入与药品脱钩,与工作量挂钩。
——鼓励医务人员学习。在浏阳,村医属于乡镇卫生院管理,定期参加乡镇卫生院的培训、学习和查房,基层医生定期带薪培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重视患者需求和就医体验。社港医院院长李冬敏认为,患者关注两件事:治好病,少花钱。重视患者需求和体验是基层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医院有不成文的铁律:能够门诊治疗的患者,绝不收住院;能够保守治疗的患者,绝不手术治疗;能够简单内固定的患者,绝不使用昂贵钢板。
“金碑银碑不如患者的口碑,患者对我们的信任,必须以优质的医疗服务回报。”社港医院副院长罗鹏说,百姓的口口相传让医院服务半径不断向外省市扩大。
湖南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处长陈鸿君说,浏阳卫健主管部门给予政策支持,保证基层医院的合理利润,有效调动了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把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相结合,提升了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从群众医疗需求出发,大力发展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病科室……这些做法让基层医疗生态形成良性循环,对改变当前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弱化现状有借鉴意义。
来源:《半月谈》2022年第14期
半月谈记者:帅才 阮周围 姚羽 | 编辑:苏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