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小清牵着手脚冰凉的23岁小女孩来到上海一家医院复诊,她已经陪伴这个女孩子来了4趟医院。

她的每一项指标都指着红线,疑有绝症征兆,在扶着女孩坐下后,小清熟练地将复查材料递交给医生,女孩紧紧抓着小清的手,等待着医生的“生死判决书”。

小清是护理学院的学生,她与女孩约好以一顿火锅来支付陪诊的报酬,女孩看着小清为自己取号、排队、取药、拿化验单的忙碌身影,心里一阵暖流,毕竟没有她,自己连医院的路都走不熟。

挂出陪诊师服务的小清称:自己做陪诊师的原因不仅是为了赚外快,也是为了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尽可能的帮助他人,在业余时间结交朋友,顺便熟悉各大医院。

据不完全统计,光是电商平台上提供陪诊服务的店铺就超过500家,陪诊员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多个城市,既有较闲暇的自由职业者,也有有专业背景看护机构的员工,生意异常火爆。

在他们背后,是行业内不为人知的困难一面。

01.陪诊师,怎么做?

在世界上十大孤独事件中,“一个人做手术”排在了第十级,是终极孤独的事件。


做了四年的陪诊师,老宋对哪家医院不用排队,哪家医院的医生好,哪家医院有特色药全部了如指掌,在医院中随便报一个科室他都能准确的带你“抄近道”来到目的地跟前。

当家中的老人需要看病,又或是独自孤身一人不方便就医,再或是异地求医人生地不熟,对医院的科室细分、取药流程不熟悉时,陪诊师不仅可以帮你节省时间节约成本,还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你的心理依靠。

陪诊师是一个时间相对自由的职业,通常陪一次诊在2-3个小时左右,按照半天、一天来收费,这也要求从业者必须有着随叫随到、自由的时间。

根据老宋的描述,他接的陪诊单有20%-30 %都是子女买给父母的,毕竟在只有专家号的工作日,子女请假一天开车带着父母来看病一天的成本可比一次陪诊费来的多得多。更何况老年人对现在医院的智能化一窍不通,也更需要一个人陪着说说话。

根据2022年江苏省老年宣传周启动仪式的抽样调查显示,全省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比例达 77.4%,失能、失智老人达 130 万以上。此外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占据18%以上,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

因此老年人更是需要陪诊的主要人群,但随着老年人病症的复杂性,在路上摔倒,或是突然病发,到底该如何处理?

在接单方面,个体永远没有机构集合的力量强大,在去年11月,黄奇峰创立了一家陪诊公司,对黄奇峰来说,陪诊是一件需要足够专业性的工作,因此平台上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专职人员,不仅需要医药背景,也接受过专业训练,从跑报告开始做起。


某同种类的机构在大众点评网上的定价如下:医院陪诊300分钟以内400元,180分钟以内270元,代取药和报告都是160元。

兼职陪诊师小邓说,陪诊师这个行业的定价并没有很规范化,例如普通服务是168元,尊贵专享服务高达588元一次。她一个月最多也就赚个小几千元当当零花钱,“如果认认真真做全职的话,这个行业的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

但普遍的,陪诊公司内部都有2个规矩:1.不接急单,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工作人员探讨接单事宜;2.尽量将业务控制在医院范围内,以此来避免纠纷。

医患关系的持续紧张不得不让陪诊机构也提高警惕,一旦遇上患有重病的客户,机构通常只会配备有足够经验的陪诊师出场,至于在看病过程中出现晕倒、摔跤等,问题到底该如何定性,这一直是陪诊师行业未能解决的问题。

看似体面的陪诊师背后,也没有那么风光。

02.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一位79岁老人患有脑梗及帕金森,在老人家庭关系复杂的子女说明情况后,小林选择不接这个单子,原因是“风险太大”。

除此之外,小林还在陪诊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尴尬,譬如会有顾客将自己当成“黄牛”,经常让他帮忙挂上某某某的专家号;而在医护人员询问陪诊与病患之间的关系时出于莫名的羞愧心,小林都会脱口而出“朋友”二字。


他认为这是整体行业缺乏规范性、社会认可度的原因,很多人认为陪诊师是一门门槛低、无需专业度、甚至是一门“打发时间”的兼职。

在某二手平台上,陪诊师的数量并不多,但跳出“健康管理公司”的机构广告却不少,但从陪诊服务只有月销1的字眼来看,陪诊做起来还挺难。

黄奇峰说,很少会有公司将陪诊作为主营业务,因为不赚钱,客户也较少,基本上都是回头客及经人介绍来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对接养老院、福利院等场所,但通常这些场所会支配自己的工作人员进行陪诊,根本不需要额外花费。

甚至在公司挂出的健康管理服务下,挂号黄牛才是真实业务,而绿色通道、尊享待遇只是获客的渠道之一,赔本的生意谁都不愿做。

“陪诊师需要身份证,”专业人士称,“行业不形成一个统一标准,不制定入行门槛,注定会使陪诊师出现鱼龙混杂的场面。”

露露在某社交平台上刷到“陪诊师月入2万”的培训课,了解后发现需要缴纳2000元报名费,只有培训完成后才会配单,但在整体课程学习下来后,露露表示自己并没有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这才意识到这家机构就是为了赚取露露的培训费。


甚至在后续的派单中只派感冒、体检类型的小型单,而在服务结束后通常以“客户投诉”、“服务态度不好”为由继续给露露减少派单。

对于正经接单的“散客”来说,陪诊意味着有被传染的可能性,曾有一位陪诊师接到一个帮病人送病理切片的单,而这名患者感染了HPV。这意味着他必须全程佩戴手套,一旦自己被利器刮伤便很容易感染。

回到陪诊的初衷——赚外快。成都的价格比较标准,半天200元,全天400元,服务超时的话,一天可能会赚到500、600元。听起来只要努努力月入上万绝对没有问题,但有业内人士表示:客户群体太少,一个月最多服务10位顾客。

由于地区差异,一二线城市的陪诊师定价较高,在小城市收费大概100元/半天、30元/小时左右,即使是这样的价格也有人觉得贵,但对于条件较好的家庭来说早就配备保姆或护工可以陪伴就医。

因此陪诊师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薪,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行业未能完全规范,缺少头部品牌引领,大众认可度低。在某机构问卷调查中显示,有60%的人都不知道陪诊师这个职业,只有10%的人认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可能性很高。

诸如陪诊师一类的新型职业很多,遛狗师、收纳师、博主...这些民间自发的新业态正在将我们的生活变得消费便利化,将消费物转变成消费质,将购物转变成购服务,而这些服务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了解我们的刚需,也更容易产生下一个新风口。


在这些服务的背后更是人们消费能力增强的体现,2020年,中国成为了全球消费总额最多的国家,同时还超越了之前的第一名美国,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同比增长名义利率4.7%,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高达25003元。

被社会难题催生出来的新业态到底该如何规范,又能否算作服务业的细分化,还需时间的检验,有需求才会有市场,至于需求到底有多大还需继续摸索。





参考:

走近陪诊师|谁在杭州做陪诊师?收入过万是不是事实?你接受陌生人陪你看病吗?——钱江晚报

陪诊师月入过万,其中的内幕你了解清楚了吗?——田橙子168

揭秘“月入过万”的网红职业陪诊师:真实工资不到两千——中国经济周刊


关键词: 工作人员 小时左右 月入过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