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期,“监管部门审查量化策略”的消息在市场上流传,也引发了投资者的关注。对于量化交易,市场上反对的声音并不小,但监管部门似乎已经为其“正名”。个人以为,从量化交易的本质以及相关操作看,或涉嫌操纵市场的行为,切不可等闲视之。
近些年来,A股市场程序化交易规模持续上升,也逐步成为国内证券市场投资者重要交易方式之一。在此背景下,今年9月初,证监会指导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制定发布了《关于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这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正式建立起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相应的监管安排。
量化交易在提升交易效率、活跃市场流动性等方面能发挥出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个中隐藏的风险也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在特定市场环境下,有可能放大市场的投资风险,损害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也正因为如此,监管部门出台《通知》,以规范量化交易行为。
事实上,在《通知》出台后,监管部门还要求券商经纪业务、资管、固定收益交易等部门根据监管要求对标自身领域的工作制定相应的落实方案。主要内容则包括,完善程序化交易内部管理制度;加强程序化交易客户风险评估和管理;提高程序化交易识别能力;存量业务检视及报告;纳入检查和考核问责等。总结起来就是,监管+风险防范+问责,可谓面面俱到。
量化交易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从历史数据中甄选出能带来超额收益的多种“大概率”事件来制定交易策略,因此,量化交易并非常胜将军。不过,从目前媒体报道出来的消息看,这几年沪深股市持续低迷,但从事量化交易的相关私募机构等均获得了不菲的收益,这也凸显出量化交易“割韭菜”的一面。
量化交易存在多方面的特点,包括下单自动化程度高、申报速率快、交易股票数量多、换手率高、概率取胜等。市场上反对量化交易,一方面是量化交易与价值投资理念背道而驰。量化交易以股票价格为导向,且频繁进行高抛低吸,这与价值投资注重上市公司的价值明显不同。更何况,价值投资者持股往往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而量化交易持股时间要短得多,两者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另一方面,量化交易机构的收益,主要来自“割韭菜”。沪深市场庞大的散户群体,成为量化交易“割韭菜”最好的目标。散户投资者由于热衷于炒短线,客观上也给了量化交易机构“割韭菜”的机会。反过来讲,如果市场投资者都奉行价值投资,而不频繁地进行短线操作,量化交易机构割韭菜的机会将大为减少。
最重要的是,基于量化交易自身的特点,某些量化交易或涉嫌操纵市场。在以前监管部门通报的操纵市场诸多案例中,违规者频繁大额申报与撤单往往成为罪证之一,量化交易在这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量化交易投资者最高申报速率可达到每秒300笔以上或者单日最高申报笔数达到20000笔以上,频繁大额申报都能成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此后或会面临着频繁撤单的问题,亦即量化交易也可能存在频繁大额申报与撤单的问题。
现行《证券法》规定,禁止任何人不以成交为目的,频繁或者大量申报并撤销申报等手段操纵市场,量化交易存在“频繁或者大量申报并撤销申报”的行为,为了实现高抛的目的,不排除某些频繁申报不以成交为目的,因此,某些量化交易行为或涉嫌操纵市场。
个人以为,对于量化交易的监管,其申报的频率或笔数应是监管的重点。单个交易日即使是申报笔数达到10000笔,也堪称“天文数字”,如此申报,到底有多少能够成交?有多少最终被撤单?又有多少是借量化交易之名,行操纵市场之实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