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资料图)

当谈到机器人时,人们往往会想到《变形金刚》里的机器人战士,或是《银翼杀手》里的仿生人。然而,真实世界的机器人,可不仅仅是电影和科幻小说中的虚构角色。

如今,机器人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它们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制造、医疗护理、服务业等,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就在最近几年,小i机器人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它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理解语言,进行交互,并且拥有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知识。

目前小i机器人的产品已经广泛运用于生活中,例如在智能客服领域,小i机器人能够自动回答用户的问题,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智能医疗领域,小i机器人可以辅助医护人员进行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然而就是这样看似全能的产品,仍存在着情感理解有限、语音识别不准确等现实应用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机器人行业突破的重难点。小i机器人确实聪明,但和人类相比相差甚远。小i机器人的成长之路,道阻且长。

情感理解,小i机器人难以逾越的大山

当人们提及人与机器人有何区别时,都会想到机器人是没有情感的,这就是最本质的区别。人类的情感表达具有极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人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情感,例如语言、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此外,人类的情感也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同样的情感体验可能因人而异。这就导致机器人在情感理解方面难以效仿。

目前的机器人技术可以识别和分析一些基本的情感表达,如喜怒哀乐、惊讶等,但在理解和表达情感方面还远远不如人类。机器人的情感表达也相对单一和有限,通常只能通过语音、面部表情等方式表达情感,而无法像人类一样使用肢体语言等多种方式表达情感。

根据一项研究,人类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识别出22种不同的情感,而现代机器人技术目前只能识别出6种基本的情感(如快乐、悲伤、愤怒等)。这表明机器人在情感理解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小i机器人也不例外,存在一些难以突破的限制和困难。小i机器人目前所采用的情感识别算法和模型相对简单,难以完全理解人类的情感表达。

例如,有时候情感的表达方式可能并不是直接的语言或面部表情,而是暗示、间接或非语言化的,这就需要机器人具备一定的推理和理解能力,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完全达到这个目标。

根据一些用户的测试和反馈,小i机器人经常无法正确识别和回应用户的情感,甚至有时会误解用户的情感表达。这表明小i机器人在情感识别和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进而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例如,当用户说“我很生气”时,小i机器人可能只是简单地回复“好的”,而无法正确理解用户的情感表达。同时小i机器人在情感表达方面也相对单一和有限。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小i机器人只能使用一些固定的表情符号,如“:)”或“:(”,来表达情感。

总而言之,情感理解问题是整个机器人行业都在努力的方向。不少企业在这个方面已经做了很大的突破,但小i机器人似乎仅仅处于随波逐流的状态。

尽管小i机器人具备一定的情感分析和回应能力,但在情感识别和分析、情感表达和跨文化、跨地域情感理解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若想在机器人领域崭露头角,小i机器人就必须翻越情感理解这座大山。

小i机器人大脑强大,却储备有限

机器人的信息储备,就好像人们脑袋中的知识,越多就越聪明。信息的储备对于机器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直接决定了一个机器人是否智能,是否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尽管小i机器人进行了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和知识图谱等多项技术应用,能够理解人类语言和表达,并以语音、文字等多种方式与人进行简单地交互。但是信息储备不足,范围有限将会成为小i机器人成长的绊脚石。

首先,知识领域受限影响了小i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小i机器人只能在特定领域提供有限的知识和技能支持,例如旅游、购物等。如果用户提出的问题超出了小i机器人的专业领域,它通常无法提供准确的答案。

一份由华盛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布的报告发现,当前广泛使用的虚拟助手(包括小i机器人)只能回答一小部分人类普遍感兴趣的问题。研究人员对7个流行虚拟助手进行了测试,测试内容包括问答、任务和导航,结果显示这些虚拟助手的知识储备仍然相对有限,无法回答大多数问题。

其次,知识深度不足导致用户无法从小i机器人身上获得满意的答案。尽管小i机器人能够回答一些基础问题,但它的知识深度仍然有限。它通常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信息和解决方案,而无法深入分析和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

例如,如果用户问“什么导致了某种疾病的爆发”,小i机器人可能无法提供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这需要它对疾病的历史、传播方式、人类行为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更重要的是,小i机器人的信息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机器人的回答都是基于存在机器里的知识库,当机器人的信息更新不及时,便会出现当面对一些新兴或者复杂问题时,它的知识更新速度和深度并不足够。

根据一项研究,小i机器人在回答一些关于COVID-19的问题时,只有56%的回答是正确的,这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小i机器人所使用的知识库没有及时更新。

同时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化,一些话题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敏感或者需要不同的观点和回答。如果小i机器人的知识库无法及时更新,它可能会提供过时或不合适的回答。

总而言之,信息的储备对于机器人的智能性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小i机器人虽然广泛应用于生活领域,但是储备有限以及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在将来一定会成为比其他机器人笨的隐患。

小i机器人或成窃听者,隐私安全仍需保障

如今的机器人功能大部分较为单一,难以到达人类的高度。因此很多人并不把机器人当回事,殊不知机器人真的可能会成为你身边的“窃听者”。

任何一款机器人在处理用户信息时都需要收集和存储大量的个人数据,这也带来了一定的隐私和安全问题,可能会遭受黑客攻击或个人信息泄露,甚至会出现被窃听的情况。

小i机器人当然也无法避免,隐私安全难以保障。比如用户数据泄露问题,小i机器人需要收集用户的语音和文字信息来提供服务,但如果这些数据被不法分子攻击或不当使用,将会导致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

同时,小i机器人可能会被误触发甚至遭到恶意攻击,例如,在用户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小i机器人可能会在背景中记录用户的对话,这也会导致隐私泄露的风险。

无独有偶,小i机器人的提供商可能也会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例如用户的使用习惯、位置信息等等。如果这些信息被滥用或不当使用,也会导致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

根据一些媒体报道,小i机器人曾被曝出存在数据泄露的问题。在2018年,有媒体报道称,小i机器人在中国广东省一家工厂被发现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其中包括了机器人用户的姓名、地址、出生日期、电话号码等等。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暴露了小i机器人在数据保护方面的薄弱之处。

而根据智能语音助手用户体验报告显示,有23.5%的用户曾经遇到过语音助手被误触发的问题,其中大部分是因为语音助手听到了用户没有意识到的口令词,例如“小i”等等。这也意味着,在一些情况下,小i机器人可能会在用户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被激活,从而记录用户的对话,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

总体来说,小i机器人在隐私和安全方面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是聪明的助手还是窃听者就在一瞬之间。数据泄露、误触发、恶意攻击、个人信息收集等等问题,或许都是小i机器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为保障用户的隐私和安全,小i机器人仍需力争上游。

结语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已经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从简单的自动化机器人到智能家居助手,再到拥有情感认知和人际交互能力的社交机器人,机器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小i机器人作为机器人行业的重要成员,肩负起平衡机器人的发展和人类的利益之重担,显然也是其社会责任之一。虽然机器人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机遇,但是我们也需要关注和解决机器人时代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自机器人出现以来的失控、隐私泄露以及情感理解错误等问题层出不穷,小i机器人正处于机器人行业如火如荼的阶段,也正处于企业成长的关键时期。

小i机器人对于知识储备、功能保障、安全保障等方面问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能否在未来的机器人行业看到小i机器人驰名中外,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