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相关资料图)

过去一年半时间内,网约车市场风起云涌。期间,滴滴因为暂停新用户注册,而给同一赛道的很多玩家带来了机会,滴滴也因此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非议。

不过,近日滴滴宣布即将重新上架,恢复新用户注册,这对于滴滴来说,无疑是重要进展。只是,滴滴的“王者归来”对于行业来说,既会带来利好,也会引发同一赛道其他玩家的猜疑。

「于见专栏」认为,滴滴过去之所以陷入一些流言纷争之中,不过是因为此前滴滴在网约车市场一家独大,市场份额占比一度高达90%,因此也让同一赛道的其他玩家分外“眼红”。

只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滴滴这样的成绩单,本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更是滴滴平台服务获得用户高度认可的印证。因此,滴滴恢复新用户注册,势必会进一步释放其品牌价值,为滴滴平台的用户增量带来积极元素。可以预见的是,网约车市场也将因此增添很多活力。

体验与服务制胜,新用户的新选择

在滴滴暂停注册期间,很显然有很多用户,被迫使用其他更不完善的网约车平台。而由此带来的影响也是双向的。对于滴滴,必然损失了很多新用户。而对于滴滴的潜在用户,也因此无缘与滴滴产生交集。只是,滴滴名声在外,其用户体验与服务水平在业内首屈一指,却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业内人士积极地认为,过去一年半时间内,滴滴“流失”的用户,也将因为这次在各大应用市场“回归”,以及重新开放新用户注册,而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

根据其招股书,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滴滴全球年活跃用户为4.93亿,全球年活跃司机1500万。数亿活跃用户及数千万司机用户的体量与规模,也让滴滴的一举一动,对行业的影响,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于行业而言,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却是所有玩家的利好。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按商品交易总值计,网约车平台的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850亿元升至2021年的298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7%。随着服务质量的改善以及网约车用户规模的增加,中国网约车平台市场规模预计将继续增长,2022年规模将达3128亿元。

另外,据威尔森汽车智能决策发布的《2021出行行业市场洞察》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预期将达到4341亿元,2022-2025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复合增速约为10%,可谓未来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衣食住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交通出行服务需求十分刚性。尤其是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宽,居民出行频率也将大幅提升,可以预见的是,出行行业较过去三年的疫情管控期,将会迎来新一轮的高峰期。这也意味着,过去靠存量用户发展的滴滴,也继续与其他行业玩家共享未来的增量市场。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滴滴恢复新用户注册后,其新增用户数据也将在短期内迎来大幅增长,并对其营收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而在社会层面,滴滴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几亿人的出行难问题,同时也为千万量级司机提供了就业机会,其社会价值也十分值得肯定。

而滴滴多年以来沉淀的品牌影响力,与具备行业竞争力的服务体验与服务品质,以及因此带来的绝佳用户口碑,滴滴也正在成为市场用户的新选择。

出行行业复苏,滴滴有望重新登陆资本市场

种种迹象表明,出行行业复苏在即。尽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波折,也是行业走向规范化的大势所趋。正如《环球时报》特约评论员胡锡进亦表示:“滴滴重新上架,印证了国家的治理善意,并无收拾、搞垮、互联网平台企业的任何意思。希望滴滴的最新情况能帮助各企业增加信心。”

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滴滴的大盘仍在,有望在不远的将来,重新登陆资本市场。此前,据媒体报道,2021年12月滴滴宣布董事会支持公司从美股退市的同时,董事会已授权公司启动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滴滴退市后,在粉单市场的表现依然强劲。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滴滴在粉单市场的价格一路回升,已从最低点的1.25美元悄然涨至5.05美元。

尽管在过去一年多滴滴“沉寂”的日子里,高德、T3出行、曹操出行等各路玩家“乘虚而入”,抢占了部分原本属于滴滴的市场份额。但是滴滴在重新有了与各大玩家分食市场份额的机会后,也就能发起针对其它后来玩家的反击,并继续巩固其护城河。

值得一提的是,在滴滴赴港上市计划加速推动下,滴滴的一系列内部经营,也将得以盘活。一方面,过去手握滴滴期权的核心员工,有望借助滴滴港股上市而获得不错的收益。另一方面,以软银、Uber、腾讯为代表的大股东昔日的重金押注,也有机会挽回账面亏损。

对此,业内人士也有这样的共识:滴滴整改后恢复注册的事例足以印证,在我国健康开放的营商环境下,企业只要合法合规经营,来自国家的政策支持、市场空间仍在,而企业的融资通道依然畅通无比。

由此可见,滴滴在市场预期范围内的“解禁”,也是整个行业的利好,更将为整个出行行业,注入极大的信心与活力。此前,据媒体报道,滴滴出行计划最快年内赴港IPO,目标估值超过6000亿港币。据称,滴滴香港IPO可能募资数十亿美元。虽然彼时滴滴一一否认,但是在其重新开放注册后,再次登陆资本市场,也必然指日可待。

网友车的尽头是服务,滴滴未来可期

据观察,滴滴的回归,不仅刺激了共享出行行业,也让人们对于后疫情时代的平台经济充满了信心。这体现在二级资本市场上,便是平台型企业的股价逐渐回暖。

2022年11月至今,阿里巴巴股价涨超84%、腾讯控股涨超90%、京东集团涨近70%、百度涨近80%、拼多多涨超70%、美团涨超30%。这也意味着,在实体经济逐渐恢复元气之时,平台的生态价值更在进一步凸显,而围绕互联网方向的平台升级与迭代,也在进化成更高维度的竞争。

作为行业大哥,滴滴在稳住基本盘的同时,也在谋求业务多元化,巩固其行业地位与实力。难能可贵的是,在后来入局者争抢市场的同时,滴滴依然守住了网约车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与此同时,滴滴还从无人驾驶到新能源,相继布局,无不透露出滴滴的野心。

2022年,业界曾有消息称,滴滴以“达芬奇”为内部代号,成立造车项目。而且,滴滴还将自动驾驶卡车(Robotruck)作为抓手,布局无人驾驶卡车。这也意味着,在乘用车赛道已经稳住脚跟的滴滴,也试图冲击万亿级的干线物流市场。

而在新能源汽车赛道,滴滴也通过为网约车司机和广大私家车车主提供加油和新能源车充电的多重优惠补贴方式,向新能源汽车赛道看齐。与此同时,滴滴还成立了浙江小桔能源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新能源领域。由此可见,滴滴对新能源汽车赛道,也是未雨绸缪,跃跃欲试。

除了宏观层面的业务布局外,滴滴也在不断强化其共享出行业务的服务水准。肉眼可见的是,在如今流量红利消退之时,过去各大玩家聚焦流量的竞争,也逐渐转向了平台内功的比拼。而所谓的内功,指的就是平台的服务能力。甚至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网约车行业的尽头是服务。

尤其是在行业走向规范化之后,平台更需要在安全监督机制、司机培训管理、乘客服务等方面更进一步,而滴滴作为行业龙头,一方面有足够的基础数据支撑,另一方面在行业沉淀已久。因此,滴滴在服务力方面也是沉淀已久,也在行业具备独一无二的竞争力,未来十分可期。

结语

作为早年在共享出行领域所向披靡,先后兼并快的、收购Uber中国的互联网独角兽之一,滴滴能够在几经波折中,依然保持市场绝对领先的位置,无疑拥有其核心竞争力。

在护城河足够高、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滴滴也在不断拓展新业务,通过多元化布局提升自己的行业竞争力,因此才得以在网约车行业拥有一席之地。在行业回暖,滴滴也传来积极信号之时,投资者的信心也开始回温。我们也相信,滴滴会延续昔日的辉煌,并保持其行业地位。

关键词: 市场规模 市场份额 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