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网记者 罗雪峰


(相关资料图)

进入2023年,“消费”又一次出现在了各大基金经理的新年投资展望中,“看涨消费”似乎已成为共识。

公开数据也在印证消费板块的又一次崛起:2022年11月至今,中证主要消费指数(000932.SH)已累计上涨23.73%(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1.8)。

汇添富消费投资领军人物、基金经理胡昕炜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消费行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消费升级将始终引领未来。

“我坚信消费升级是中国消费的未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与家人的生活过得更好,所以我们要努力工作,要为中国拼经济,要为自己拼未来,这种消费升级的原动力是不会变的。我相信,消费升级仍然是中国消费的未来。”胡昕炜如是表示。

消费复苏方向及中国消费的潜力备受关注

对于消费板块的反弹,胡昕炜认为,这一方面是市场对我们国家整个防疫政策不断优化、不断调整的积极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家对中国经济复苏向好的一个大趋势的认可。

他表示,伴随着我国防疫政策的不断优化与调整,目前来看,个人外出就餐、购物、看电影、看演出、办宴席、跨省旅游、返乡回家,企业办活动、办展会、办年会等活动,没有了限制,从这个角度来说消费的复苏肯定是一个十分确定的方向。

除了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之外,在经济方面陆续有其他利好出台,包括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发展、支持民营经济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也释放了很多对2023年的利好信号,这些都让大家对中国经济复苏有更多期待。

而放开后疫情会对消费产生怎样的影响,胡昕炜表示“消费复苏是十分确定的,但这个过程有多长要动态来看,不同城市存在差别,如果要做一个预测的话,我想可能在三、四个月之后,消费就会全面复苏。”

此外,他还强调“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说,一个上市公司它的价值是由未来五年、十年的现金流等等因素来决定的。它的业务在三个月还是五个月之后恢复,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要。更重要的还是消费复苏的方向以及整个中国消费的潜力。当中国大的经济体量恢复之后,行业恢复之后,我们所关注的上市公司能不能在行业里面获得一个比较稳定或更高的市场份额,可能是更加重要的。”

消费行业正迎来全新起点,消费升级仍将引领未来

公开资料表明,2021年到2022年消费板块相对来说比较低迷,一直在压缩估值。近期消费板块开始反弹,这种表现能否持续?对于很多投资者关心的这个问题,胡昕炜也给出了他的答案。

“2021年与2022年,消费板块持续的调整主要是受疫情的影响。随着这次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措施的出台,我觉得消费行业确实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这个起点可能跟过去两年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社会生活逐步正常化,消费会像疫情前一样,慢慢进入到正常增长的轨道中。当然,增速与增长的斜率可能跟经济发展水平,及后续疫情的演变有关,但增长是一个比较明确的事情。消费处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

至于“未来是否会消费降级?”这个问题,胡昕炜很明确地表示:“我坚信消费升级是中国消费的未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与家人的生活过得更好,所以我们要努力工作,要为中国拼经济,要为自己拼未来。这种消费升级的原动力,是不会变的。”他表示,每次在中国经济的低谷期,大家总会担心中国会不会消费降级,他的答案当然还是一如既往:相信消费升级肯定还是中国消费的未来。

“当然,消费升级的速度跟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如果经济不好,大家的收入水平受到影响,整体消费肯定会有压力。但是我对中国经济的复苏,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当我们慢慢走出疫情这个泥潭的时候,大家就会看到,整个中国消费升级仍将一往如前。” 胡昕炜表示。

2023年更看好消费升级、国货崛起与服务消费

对于下阶段的消费投资,胡昕炜坚定看好三条投资主线。

一是消费升级。胡昕炜认为,消费升级代表了大家对于美好生活、品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导致消费场景受限、社交半径缩小,整体消费升级的速度有些变缓,但大方向并不会因此改变。随着疫情政策逐步放松,明年经济社会活动恢复正常,人员流动逐渐正常化,预计需求将显著回暖,消费升级仍然还是一个大的趋势。

二是国货崛起。他表示,这个趋势在运动服装、化妆品、小家电等领域尤其明显,一些中国品牌做得越来越好,消费者认可度和购买意愿都越来越高,从近期的双十一销量上也可见一斑。还有汽车领域,随着汽车的新能源化和智能化,过去国产汽车份额相对较低的局面正在发生转变,许多国产新能源车销量一路走高。

三是服务消费。胡昕炜认为,其实,服务消费本质上也是消费升级的一种体现。过去大家收入水平比较低的时候,主要还是以实物消费为主,但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消费的占比也随之越来越高。同时,服务消费的结构、档次也在逐渐高端化。这当中包括很多像医疗、旅游、教育等多方面的消费。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基金管理人 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