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俊群


【资料图】

编辑:王凡

风品:刘雯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无煌上煌酱鸭不成席”。在江西南昌,煌上煌已是节日餐桌家常菜。

岁末年初,在资本市场,这个“鸭脖第一股”又搅起风云。

2022年12月20日,煌上煌披露一份不超4.5亿元的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向实控人家族增发股票,募资用来扩产能。

一石千层浪。要知道,上市10年以来,煌上煌从未再有融资事项。一出手就是扩产,结合此前制定的千城万店战略,公司规模扩张野心肉眼可见。

玩味在于,公司账面并不缺钱,2022年三季度末账面现金超9.7亿元。同时,从持续关店、业绩下滑、不足6成的产能利用率看,定增必要性和合理性也值审视。一旦后续去化不利、衍生隐忧几何?

01

资金充足、产能不足、

营利六连降 变相利益输送?

“蹊跷”定增为哪般

LAOCAI

聚焦本次定增对象,新余煌上煌为公司实控人徐桂芬家族实控企业,徐桂芬持有1%股权,另外99%由煌上煌集团持有,而后者由徐桂芬夫妇及两个儿子持有。

本次定增前,徐桂芬家族合计控制63.7%股份,发行后将提至66.61%。换言之,这是一次关联增发。

根据预案,本次定增价10.09元每股,为近三年来股价低点。按12月20日收盘价12.93元/股计,全额认购增发的4459.86万股,折价28.14%,相当于净赚1.27亿。

更玩味的是,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煌上煌账上现金9.71亿,占公司18.78亿流动资产的51.70%,占30.91亿总资产的31.41%。

还斥资数千万资金购买理财产品:2022年7月、8月、10月分别买了安信证券、长城证券和方正证券产品,现金充沛度如此充裕,自然让舆论质疑其定增必要性。

叠加企业维持超1.5亿元的有息借款。一边大量现金、买理财,一边高息借款、高调定增,到底在闹哪出?

2022半年报显示,公司目前现有基地产能6.3万吨、新建基地产能4.2万吨,合计产能超10万吨。如此仍要定增扩产,是否过于任性、过于乐观呢?风险评估是否到位?

实际上,早在2018年公司就终止过“陕西煌上煌 6000 吨肉制品加工项目”,原因之一就是“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商业地产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的提高,导致开店进度和数量远远低于计划,目前门店数量不足以支撑该项目建设”。

然而,此次增发预案表示,募投新增产能具有合理性,能匹配我国卤制品的市场前景,快速增长的下游需求将保障新增产能的有效消化。

信心雄心够足!尴尬在于,审视往期业绩,煌上煌享受到多少市场快增红利?

2021年起,煌上煌产销量出现较大下滑。占营收80%以上的肉制品当年产销量下滑8%以上。2022上半年产量又减近20%,销量收缩17%。

拉长维度,煌上煌已连续6个季度营收、净利持续下滑。

2022年前三季,营收16.18亿元,同比下滑16.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8448.68万元,下滑53.9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88亿元,下降10.27%;第三季收入4.36亿元,下滑17.23%,净利457.13万元,下滑86.4%。

要知道,三季度煌上煌销售费、财务费、管理费均有下降,销售费甚至降超28%,依然净利降超8成,盈利能力的羸弱性可见一斑。

以上种种落差,也引来了外界质疑。股吧里,不乏投资者质疑声:“定增对象是公司第二大股东,是否有变相利益输送、套利的嫌疑?”、“实控人及控股股东近期会不会高位减持呢?”、“实控人不会要通过定增空手套白狼吧!”

......

当然,也不必太过敏感。增发预案能否批准还是未知数。

行业分析师郭兴表示,煌上煌此次关联增发,确实让人疑惑。接下来还是要持续关注实控人及控股股东近期是否会高位减持。增发审核未通过,可能为短期刺激二级市场股价。若成功定增后实控人、控股股东减持套现,那就存在套利行为。

02

门店瘦身、成本费用高企

警惕扩张“副作用”

LAOCAI

不算多苛求,往期回顾,这种“蹊跷”或有迹可循。

煌上煌诞生于1993年,之前叫“皇上皇”,是下岗女工徐桂芬拿出1.2万元全部身家开的一家卤菜店。

或许徐桂芬也没想到,就是这家小小卤味店,一路高成长跻身行业“大佬”。2012年9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凭借“鸭脖第一股”光环,2016年市值涨至141.54亿元,徐桂芬家族身价超过70亿。2020年9月一度达到33.09元高位,之后开始震荡下行,截止2023年1月4日收盘价13.37元,市值不足70亿元。

与股价几乎同频的,还有业绩颓势:

2021年营收23.39亿元,同比下降4.01%,净利1.4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1.17亿元,分别下降48.76%、53.91%。

进入2022年,更是连续多季度营利双滑。第三季现金流下降10.25%,前三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8亿,下降10.27%。尤其第三季净利降超8成,让人不免担忧颓态还要延续多久。

两大主业营收均同比出现下降,酱卤肉制品业下降47.97%,米制品业务下降46.16%。

对此,煌上煌认为,主因一方面受疫情反复加大经济下行压力,人流量下降致门店单店收入一直未恢复;部分门店经营亏损导致关店量增加。另一面,主要原材料、包装材料成本上涨,生产能耗、配送等环节成本、企业人工成本增加。

所言不虚,以2022上半年为例,鸭头平均采购价27.25元/kg,上年同期为10.25元/kg,同比大增165.88%;其他牛肚、牛肉、凤爪也分别增长86.52%、52.74%、49.35%。

截至2022年三季度,煌上煌门店已缩至不足4000家。上半年为4024家,较2021年12月底减少257家。

只是,除了外因,自身有无短板漏洞呢?

在业内看来,煌上煌门店减少是必然的。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煌上煌的产品结构、运营模式、整体体系,都不足以去支撑目前规模。当竞争加剧时,关店潮势必会到来。

遥想2021年,煌上煌曾公开表示“未来3-5年要达到万家以上门店的总目标不变”。

至少目前看,这个战略目标已渐行渐远。

门店扩张并非万能药,看看高企的成本费用,规模迷恋的“副作用”已显现。2018年到2021年分别为12.43亿元、13.21亿元、15.15亿元、16.67亿元,一路攀升。2022年前三季为11.49亿元,虽同比下降10.2%,仍低于营收16.3%的降速。

这或也是上述定增产能,饱受舆论质疑的逻辑所在。

细分主营业务,包括酱卤肉制品加工和米制品业务,主要有“煌上煌”、“真真老老”和“独椒戏”三大品牌。

2022年6月18日,煌上煌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着手预制菜前期市场的调研,控股股东的预制菜业务目前已可进行量产并销售,未来采用何种方式进入预制菜市场相关业务会进行相关研究。

可见,闭店量上涨、盈利能力下滑的煌上煌并不认怂,意图进击新业务,缓解主业疲软。

只是,预制菜除了大市场,也是强竞争、高门槛、强者环伺,煌上煌有几多入局胜算?

不变也不行。2022上半年,煌上煌酱卤肉制品业和米制品业务营收分别为7.54亿元、3.01亿元,同比下降16.28%、19.58%;毛利率同比下滑了3.76%、1.82%。

行业分析师刘锐玲认为,其实不仅煌上煌业绩下滑,整个卤味市场成本上升、毛利率走低已是不争事实。煌上煌最关键问题还是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不够大,精细化水平、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遇到行业大周期调整、业绩就会受到影响。

03

投诉冷思、市值掉队之问

什么是常青王道?

LAOCAI

没错,真正的规模效应,规模只是面子,质量才是里子。如何表里如一,是提升盈利能力、核心话语权的关键。

谈及业绩下降,还要追溯到“轻资产 广加盟”模式。增加店面数量、扩大营业版图,是零售卤味的常用套路。

然随着跑马圈地步伐加快,如何平衡公司总部和加盟商间的利益分配成为一道难题。

从上述关店瘦身看,煌上煌也在受此困扰。行业分析师刘锐玲表示,煌上煌以加盟为主,与“一手带大”的直营店相比,加盟店面临的品控和管理压力往往更大。尤其公司加速扩张过程中,伴随管理半径扩容,如何保证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准将直接决定卤味品牌竞争力。

浏览黑猫投诉,截止2023年1月4日15时,涉及“煌上煌”的相关投诉有81起。相比其庞大体量,投诉量真心不多,可反应的售卖变质鸡爪、鸭毛未处理干净、鸭脖有异物等质量质疑,仍值其警惕。

作为一家食品上市企业,食安是生存红线、价值底线。查漏补缺总没有错。

2020年1月4日,煌上煌公告称,全资子公司福建煌上煌食品有限公司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其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排放的污水总磷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四中的一级标准,被罚100万元。

如何加强品控风控,不是选择题而是必达题。放眼整个卤味赛道,竞争变得多元化,新品牌崛地快速分流市场。研卤堂的虎皮鸡爪、盛香亭的虾滑等等都在细分特色深耕,消费者不缺选择、行业竞争日益白刃。

传统巨头格局亦在变化。紫燕食品的上市,让卤味江湖从三国杀进入四足鼎立。

2022年前三季,紫燕食品营业总收入27.42亿元,同比增长15.5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2.28亿元,同比下降22.47%。已在全国20个省、直辖市,180多个城区开设“紫燕百味鸡”品牌连锁店超5300家。

不难看出,紫燕食品虽上市较晚,但业绩及门店已远超煌上煌,原有市场格局已被打破。

同时,绝味食品已完成对卤味产品上游供应链布局,以孙公司“绝配供应链”为例,已跻身全国优秀的冷链物流公司之一,为包括曼玲粥店、华莱士在内的连锁餐饮品牌提供服务。

审视其投资名单,除了幸福西饼、和府捞面,还有廖记棒棒鸡、满贯食品、颜家食品等多个卤味食品品牌。

周黑鸭,门店渠道改革外,推出小龙虾球等爆款单品,试图向快餐赛道进军。且积极布局短视频和线上直播渠道,进驻抖音、快手等新平台,合计直播上万场,直播拓展销售额超亿元。

相比上述竞品,煌上煌还无反思借鉴处呢。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无论做大生态还是创新营销产品,都是应对市场红海血拼、加强护城河的必须之举。市场一日千里、消费需求变化加快,传统卤制品企业要想保持成长,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且能驾驭这种变化。

不算多苛求。资本市场已是风起云涌,截止1月4日收盘,绝味食品已超357.4亿,周黑鸭也有133亿,后浪紫燕食品也达127.2亿,相比之下煌上煌68.5亿元的市值已严重掉队。“鸭脖第一股”的荣光还剩多少?

可以肯定的是,大浪翻滚、行业厮杀洗牌间,没有任何品牌可以躺赢、没有多少任性侥幸空间。

不得不说,上述增持的市场疑虑是有逻辑的。从宏观经济到微观细胞,规模退场质量登场已是大势。少些激进押宝赌性,多些专业敬畏、主业深耕、特色突破、消费前瞻洞察、核心内力打磨才是常青王道。

04

新价值分水岭决战

有“面”更要有“里”

一番梳理,煌上煌、徐桂芬积弊烦恼真真不少。定增之外,还有诸多短板待补。

好在,2022年已过去,站在2023新起点,两者不是没有冒头机会。

客观而言,相比绝味、周黑鸭,煌上煌拥有完整的加工产业链体系。

如为保证原材供应,煌上煌系统组织孵化户、饲料厂、疫苗供应商、畜牧专家,确保鸭子统一培育、统一疫苗、统一饲养。同时加强供应商渠道,双管齐下提供了双重保障。

同时六大生产基地,保障了产品生产、门店日配。

得益于供应蓄力,目前公司产品涵盖了鸭、鸡、鹅、猪、牛、羊等快捷消费酱卤肉制品及水产、蔬菜、豆制品等佐餐凉菜食品和粽子、青团、麻薯、八宝饭、方便粥、月饼等米制品,产品品种已达二百多个。

面对惨烈的市场厮杀,煌上煌亦有警觉,近几年紧抓了线上渠道布局。2022上半年,通过第三方销售平台实现线上销售占比 17%。

加大品宣声量,与新消费品牌、老国货联名等的同时,扎紧裤腰带、节支开流。如2022年8月,公告拟注销全资子公司永修煌上煌,以期整合公司资源、降本提效。

上升到行业视角,赛道红利仍在。《2021年中国卤制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卤制品市场规模约3295亿元,同比增长15.0%,预计2023年将达4051亿元。

以2022年为例,新卤味代表盛香亭在4月和6月完成两轮融资,分别由腾讯和网聚资本领头;“菊花开”获得万物资本领投、天图资本拿下卤人甲、老鹰资本和挑战者资本投资王小卤,叠加紫燕食品的A股上市,赛道更加沸腾。

行业分析师刘俊群表示,整个卤味市场仍以小作坊经营模式为主。随着消费升级、品牌消费增多,行业品牌化趋势加强,而资本助推也加快了产业化水平,这些是行业成熟度的表现,亦是高阶竞争、头部效应强化的前兆。

没错,面对新价值分水岭,赛道依然可期可为,但留给掉队者的机会也已不多。叠加防疫政策的调整,回暖已是行业共识。能否抓住这个宝贵复苏期、洗牌期,对煌上煌、徐桂芬可谓重任在肩。

回归主业、精进主业。还是那句话,体量奔跑前先要打牢产品根基、特色深功、沉心坐好“冷板凳”。有质有量、有里有面,才能走的更远更稳更优。

快就是慢,慢就是快。2023年,煌上煌能重振“鸭脖第一股”荣耀么?

本文为铑财原创

关键词: 控股股东 同比下降 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