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可开展新冠症状互联网首诊,政府将给予价格和医保政策支持。
(资料图)
这是12月19日召开的,北京市第432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的一条重磅新闻。
会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还明确表示:公立医疗机构可在线提供新冠相关症状的首诊服务,按照线下医事服务费价格政策执行,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与线下报销标准一致。对线上开具的常见病、慢性病处方,经药师审核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药品第三方机构配送。推进医保在线支付功能,实现全程脱卡结算,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同样在12月19日,中国平安宣布在新华社客户端重磅落地"疫情防护免费智能咨询平台",7×24小时在线免费提供新冠咨询与问诊服务。这个智能咨询专区主要针对新华社客户端平台上的全民大众,提供全天新冠防护与健康管理免费咨询,实现秒级响应。并特别针对包括儿童、老人、孕产妇及慢病患者在内的四种特殊人群开辟专属问询通道。同期,平安免费新冠问诊服务已连接包括"i福田"在内的多个地方政务平台。
为了帮助更多有迫切需求的群众第一时间便捷获取问诊与用药服务,同时分流各级医疗卫生系统抗疫咨询压力,共同打赢抗疫攻坚战,12月2日,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健康(港股上市名称:平安好医生)上线防疫咨询专区,并为平安集团旗下多个客户端入口升级上线免费"新冠咨询"服务。
上线以来,平安免费在线防疫咨询服务受到大家的欢迎,累计咨询量已突破1000万,最高日咨询量突破百万。
能够取得这样的访问量,一是因为中国平安始终站在抗疫第一线,始终致力于为社会公众解决抗疫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二是中国平安多年建立起来的医疗健康生态圈能力,正在释放越来越大的价值红利。
1
助力抗疫前线,解决民生问题
目前,所有防疫咨询服务的响应时间,被控制在30秒左右,这正是平安集团强大的医护资源、AI技术能力和运营平台支持能力的体现。
截至2022年9月30日,平安集团拥有全球最多的数字医疗专利,以及丰富的医疗知识库和先进的AI辅助诊疗技术。平安集团的医疗生态成员公司--平安健康和北大医疗集团,共拥有自有医生团队近4000人,医护人员近8000人,内外部医生团队超4.9万人。
医生是诊疗服务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资源,正因为有庞大的医生资源,才支撑起了平安集团千万流量级别的咨询问诊服务能力。但仅有医生资源,是不够的,还要有强大的科技能力和运营系统的支撑。
在科技能力方面,特别要提到中国平安的AI技术。基于平安五大医疗知识库,平安推出了AI机器人AskBob,通过精准语义理解技术,可支持咨询和诊疗端,提供一站式健康知识查询,覆盖1.2万疾病症状百科、17万药品说明书、1000多常见检查检验百科及50万医院相关信息,准确度达95%+。
举个例子,一位女性用户在平安集团免费防疫咨询专区描述了当时的症状,希望寻求在线诊疗帮助。不到30秒,经智能咨询提示,该用户进入平安健康小程序问诊,一位在线医生接诊,随后对病情进行了详细问询,并很快告知用户"后续可能很快会出现高热,建议先喝姜汤卧床休息发汗。"
做到这一层,已经解决了用户的就医问询难题,缓解了用户的内心焦虑,稳定了情绪,往更深一层说,是高效助力了社会抗疫工作。但平安集团的能力并不到此为止,实际上,其运营系统能够帮助用户做更多。
目前,平安医疗生态合作医院数超3000家,其中近85%为三级医院;合作药店达20.8万家,在超过150城实现1小时送药,在80座城市开通了7*24小时送药服务;合作健康服务供应商超过10万家。
因此,有了上面这个例子的后续。当接诊医生进一步了解到病人家中无生姜且线下买不到相关药品后,接诊医生根据其情况推荐了平安健康刚上线的退烧药品及咽喉含片,并告知会晚两天到。
整个过程下来,这个女性用户用不到十分钟,便完成了咨询、问诊到药品下单的流程,效率高,且精准,最重要的,是切实解决了用户的需求。
现在,随着国内放开疫情管控,感染人数正在攀升,奥密克戎的传播力又特别强,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及时获得相应的诊疗服务,以及买到所需要的药物,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平安充分评估疫情形势变化以及广大社会公众的期待,紧急动员集团下属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及集团综合金融各大业务线上端口,将大量服务资源从自身客户向社会公众面覆盖。这个服务已上线平安集团旗下平安金管家、口袋银行、好车主、好生活、健康保险等多个客户服务端入口,并将持续向地方政府抗疫咨询平台、新华社客户端等外部平台开放。
除了免费防疫咨询,平安集团还为用户开通中医调理、肺部疾病咨询、儿童防护、慢病咨询等多方面专业问诊咨询,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高效高质在线诊疗服务。
2
多年坚持布局,造就线上线下实力
平安集团在医疗健康生态圈耕耘多年,最早可以追溯到1996年。
20多年来,大医疗健康一直是平安聚焦的核心产业之一。驱动这一战略发展的,正是医疗健康赛道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增长空间。
未来十年,中国医疗健康的市场新增量高达10万亿,到2030年将达16万亿之巨;预计中国居民每年拿出收入的10%用于自费医疗;中国亚健康人群超过10亿;慢性病患者超过4亿;中国老龄人口数量占比12.6%,超过日本总人口;等等。此外,国家不断加大医疗健康方面的投入,"健康中国2030"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疫情时代对于医疗资源的"补短板"工作也在不断推进。
但是,要想享受到这个赛道的增长红利,强大的实力是不能或缺的。而长达20多年的发展,中国平安在医疗健康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造就了强大的实力。
除了积累多年的庞大医疗资源,平安在科技能力方面也表现出色。平安的医疗科技专利数全球第二,拥有全球最大的医疗数据库之一,此外还运用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科技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在医疗科技专利申请数方面,平安位列全球第二,在6项医疗影像国际竞赛中获得第一,疾病覆盖数超3万种,就诊数据超10亿条,医疗科技调用超3亿次。
目前,中国平安已经拥有最大的互联网医疗流量入口、领先的线下医疗服务提供方网络以及领先的医疗科技。截至2022年6月30日,平安健康累计注册用户数达4.4亿。过去12个月内付费用户数快速增长至超4000万,累计服务企业数达749家,累计咨询量超13亿人次。
2021年以来,平安打造符合中国需要、有平安特色的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平安代表支付方,整合与医疗、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相关的市场供应方,为客户提供覆盖家庭医生及养老管家服务的会员制模式+"省心、省时、又省钱"的高性价比服务。
这一模式创新与美国的"联合健康模式"有一定相似之处,都是"医疗+保险"的模式。为金融业务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打造业务闭环,利用保险的流量将客户引流至健康服务,获得更高附加值。
在回答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如何实现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时,平安联席CEO陈心颖曾表示,关键看两点,一是要代表支付方,二是要整合好供应方。
从支付方,有效协同保险与医疗健康服务,深度研发相关产品,截至2022年9月末,累计付费个人客户数近1亿。同时,平安持续推进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2022年前三季度覆盖企业客户超4.7万家,服务企业员工数超2,000万。2022年前三季度,平安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超1,100亿元。
从服务方,在线上,平安健康通过专属家庭医生团队提供医疗健康服务,串联"到线、到店、到家"服务网络,涵盖咨询、诊断、诊疗、服务全流程,实现7×24小时秒级管理,平安自有医生团队近4,000人。在线下,平安通过布局综合医院、体检中心、影像中心等业务板块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参与方正集团重整,将北大医疗下属5家综合医院、6家专科医疗机构等优质资源融入现有的医疗健康生态。截至2022年9月末,平安已布局14家健康管理中心。此外,平安积极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提供线上和线下的"三到"网络服务,覆盖健康管理、亚健康管理、疾病管理、慢病管理、养老管理等五大场景。截至2022年9月末,在国内,平安自有医生团队与外部签约医生的人数超5万人,合作医院数超1万家。在海外,平安的合作网络已经覆盖全球16个国家,超1,000家海外医疗机构。
凭借多年深耕保险和医疗行业运营管理经验,平安有能力将差异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与作为支付方的金融业务无缝结合,相互赋能,形成更大的协同效应。
截至2022年9月末,在平安近2.28亿个人客户中,有超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
3
结语
两年前,中国平安首次发布医疗生态圈战略。
根据战略规划,平安将从用户、服务方、支付方、科技等方面发力构建医疗生态闭环,抓住医疗健康市场巨大发展机遇,打造公司未来价值增长新引擎。
具体来说,平安医疗生态圈将聚焦三大方向:一是横向打通,从用户端出发抓住用户流量,从支付端长臂管理机构,并赋能服务方,实现价值最大化;二是纵向打通,通过服务政府,撬动医院、医生、医药核心资源,并借助科技抓手,赋能生态圈成员,建立竞争壁垒;三是与平安金融主业在获客、提升客户粘性、提高客均价值等方面产生协同价值。
多年来在医疗健康生态圈的坚持与布局,中国平安已经建造起良好的基础。而随着生态健康圈战略的不断优化、深化,未来会源源不断地为集团创造更多的价值增量。
截至上午收盘,中国平安A股涨1.22%。11月以来,中国平安的股价已经上涨27%。
中国平安(A股)股价走势
来源:富途
中国平安(A股)股价11月以来的反弹走势
来源:富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