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银行一则停止相关产品自动理财服务的公告,引起社会关注。记者2日采访发现,随着保本理财产品退出市场,适合自动理财模式的产品在不断减少。相关业内人士认为,公告的发布也传递出一个信号,在“买者自负、卖者尽责”的资管大环境下,投资者选购理财产品务必先了解产品风险特征,切忌盲目买入。
据悉,农行的这则名为《关于停止自动理财服务的公告》发布于5月24日。公告显示,根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 等监管规定,于2022年5月30日起停止“金钥匙·安心快线”天天利滚利第2期开放式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自动理财服务,该产品申购、赎回等服务不受影响,仍可正常办理。
记者了解到,自动理财是一种智能高效的理财服务,包括自动申购、预约赎回等功能。其中,自动申购是指投资者签订相关协议后,系统可根据约定的投资金额和周期,自动为投资者购买对应的理财产品。也正是由于自动理财服务兼顾了收益的稳健性和投资的便捷性,一度成为银行增强客户黏性的“利器”,备受投资者青睐。
如此受青睐的产品服务为何要终止?常府街一农行网点的大堂经理介绍,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结束,明确预期收益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全部退出市场,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也受到比较严格的规范,能够适用于自动理财服务的产品越来越少。“加上目前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增大,即便是低风险的产品波动也在加剧,大大增加了收益的测算难度。”该经理强调,目前农行只停止了公告中涉及的产品的自动理财服务。通过银行客户端,投资者还是可以手动进行该产品的申购、赎回等操作。
随后,记者进一步采访发现,除了农业银行外,近年来,工商银行、光大银行等也有产品停止自动理财服务。
银行纷纷停止自动理财服务,释放出什么信号?对此,南京财经大学投资学系主任王慧坦言,自动理财服务已经不适合打破刚性兑付环境下的净值型理财产品。
在王慧看来,自《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落地以来,现金管理类产品在投资范围、杠杆率等方面都受到了严格的监管限制,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难以避免地呈现下降趋势。在“买者自负、卖者尽责”的资管大环境下,金融机构也在逐步优化和调整具备一次性签约、自动扣款等特性的自动理财服务,尽量规避可能产生的风险。
“在这个背景下,投资者不管购买什么理财产品,都需要事先了解产品的风险特征,切忌盲目买入。”王慧说。
关键词: 自动理财产品 中国农业银行 理财产品风险特征 开放式人民币理财产品 资管新规过渡期 保本理财产品 预约赎回 买者自负卖者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