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根
众所周知,睡眠是生命过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了每个人生命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如果将人体比作一台依靠电池运行的机器,那么,占据了每个人生命三分之一时间的睡眠,就是在为人体这台机器充电。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国剧作家托马斯·戴克甚至把睡眠形容为一根“把健康绑在身体上的金链子”。
睡眠是每个人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睡眠不是一个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用来填补时间的行为——睡眠是一种必需的活动,而不是可选的活动。可以说,是睡眠日复一日帮助人体进行恢复、重组和成长,才让生命活动得以持续。
然而,就算不断有研究强调良好睡眠的重要性,似乎也改变不了人们的不良睡眠相关行为。在《2018中国睡眠质量调查报告》中,16%的被调查者存在夜间睡眠时间不足6个小时,表现为24点以后才上床睡觉,并且在6点之前起床;而有83.81%的被调查者经常受到睡眠问题困扰,其中入睡困难占25.83%,浅睡眠者有26.49%,睡眠问题依旧严重。
当然,这项睡眠质量调查报告,更强调的是睡眠不足对人体的影响——事实上,其他大量的研究也进一步显示,癌症、糖尿病、肥胖、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其他精神疾病的患病风险上升都与睡眠不足有着某种关联。
但少有人注意到,睡眠过多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在一项发表于《自然·衰老》的研究中,由复旦大学冯建峰教授领导的团队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对于中、老年人,每天睡7小时对大脑的健康最为有利,而睡眠时间太短或太长,认知能力、精神健康与大脑结构都会出现非线性的衰退。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从英国Biobank数据库中,获取了近50万38-73岁之间的中老年人群的多项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后,研究团队发现,睡眠时长在7小时的参与者,不仅在信息处理速度、注意力、记忆力与解题能力这些认知测试中都处于最佳状态,而且精神状态也更优秀:他们出现焦虑、抑郁症状的比例都更低。相反,睡眠时长离7小时越远,认知与精神健康的平均状况就越差。
对于此,研究人员认为,对于睡眠不足的情况,认知表现的衰退可能与慢波睡眠受扰动有关。已经有研究发现,慢波睡眠与记忆巩固和淀粉样蛋白的积累有关。其中,淀粉样蛋错误折叠所形成的缠结,可能诱导神经退行性疾病。而睡眠不足时,类淋巴系统利用脑脊液冲洗代谢废物的过程也会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睡眠时长过长可能反映了对睡眠有着更强的生理需求,或者是出于对糟糕睡眠质量、睡眠碎片化的补偿,因此在统计学上,这些人群的认知表现也明显下降。
睡眠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其关键就在于,如果我们不能规律性地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恢复,那么我们不仅不能成长,而且是在名副其实地掏空自己,而保持一个适中的睡眠,对于人体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