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住错杀,莫要错放。
文 | 华商韬略 陈斯文
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府需要面对不同的当务之急。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即使强大如美国,劳动人民也在饿肚子。所以你会发现,当罗斯福承诺“家家锅里有鸡”时,纳粹德国选了同样的话术——“每个德国人的餐桌上有牛奶”。
两个国家的经济政策,画风也很一致:瞄准“铁公基”,集中力量办大事。既提振信心,也带动消费,都成功地把国家从泥潭里拉了出来。
九十年后的新冠疫情,让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疫情击穿了相当一批国家的医疗体系。所以痛定思痛,各国政府都意识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面对医疗体系资源不足的现实,需要把短板补起来。
【数量是面子,质量是里子】
过去十年,在医疗体系的建设上,中国花了大力气。
努力的程度,清楚地反映在成果上。从2010年到2022年,每千人医院床位数从2.47张增长到6.51张。对大型医院的偏爱,还催生出华西医院、郑大一附院这样拥有上万张床位的巨型医院,放眼世界,罕有匹敌。
因为成就斐然,加上物质丰富,所以
但新冠揭开了真相:在中国,应急医疗资源、高质量医疗资源其实远远不够。
这种不足,平时并不显山露水,一遇紧急医疗事件,就会对医疗体系造成冲击考验。2020年的武汉,坐拥三甲医院36家,病床数71000张,医疗资源位列全国前十,称得上国内医疗资源发达地区。集中冲击一来,医疗资源的巨大供需缺口瞬间暴露。
疫情当中,针对重症患者的ICU床位是最紧缺的资源。这个数字上,中国每十万人拥有4.6张ICU床位,即使以武汉6.6张的高水平,也远低于德国的33.9张和美国的25.9张。
所以在医疗资源的评估上,数量是面子,质量才是里子。比起规模的纸面实力,品质和效率更加重要。
供需的缺口,尽入规划
医疗新基建着眼于“平
其一,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两年,随着奥密克戎成为优势毒株,重症比例大幅下降,各国均逐步放开疫情管控。
其二,“疫苗、口服药、医疗设备”构成的抗疫三驾马车中,疫苗和口服药的研发实有不确定性,以医疗设备为核心的基础公共医疗体系,才是真正保卫公众安全的最后底线。
从更高层面考虑,医疗基建短期可以解决抗疫需求,长期既能积极拉动经济,又能兼顾民生与社会公平。无论疫情走势如何,都是政策规划应为、必为的方向。
ICU资源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国内现有ICU床位数,却只有34万张。在医疗新基建的规划里,这个数字,提升空间巨大。
国联证券做过一个测算:如果把美德两国的ICU平均水平作为目标,国内需要达到168万-252万张的区间。如果参照新冠管控放开后的感染率和重症率做预防管理,10亿人就需要441万张。
无论怎么算,都意味着量级的提升,再考虑到世界各国政府对“补短板”的共同认识,医疗资源的扩容,恐怕还要再翻几番。
高质量医疗资源的建设,不是纸面文章。新建医院一旦立项,除了楼宇土建,医疗设备是采购费用中的大宗。建设一张ICU床位,需要配备监护仪、呼吸机、体外除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心电图机等一套基础设备。所以ICU的建设,不只是加几百万张床,而是完整的几百万套每床配套设备。
了解了这一层,就会明白“医疗器械产业步入黄金十年”的判断由何而来,也会明白“补短板”,其实补的是先进医疗设备呵护下的高质量资源,更会明白在这个趋势下,谁才有资格成为受益者。
【持续受益,板上钉钉】
看懂疫情很难,但看懂医疗器械并不复杂。
医疗器械虽然和医疗密切相关,但这门生意的本质其实是高端制造。制造业的特点,在医疗器械这个行业里也能见到——有规模优势、有汰小留大、有行业兼并,自然也有强者恒强的龙头效应。
在医疗器械行业里做到龙头,讲究从研发到销售的全科优秀。缺一环,不仅护城河的逻辑不成立,业绩也会起伏不定。
在A股港股两个市场,迈瑞医疗位居同板块市值首位,第二名一度只有迈瑞的九分之一。这个现象,绝非偶然,而是由行业属性决定的。
比起创新药、疫苗行业“九死一生”、“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押注式研发,医疗器械研发是隐匿的微创新。它的应用层面重于基础研究,工具理性大于架空想象。它并不在意爆炸性的大突破,而是注重经验积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产品改型改良。整个技术演进有连续性,企业付出的所有努力,都会成为未来迭代的赋能基础。
所以盘点世界范围内的器械巨头,优势领域虽有差别,却都是步步为营一路走来,横空出世的颠覆者很难出现。
对于覆盖了三大产线、多种产品的迈瑞医疗而言,只要敢于花钱在研发上,既有的技术优势就会一点点加厚,最终演变成新入者无法逾越的护城河。翻看迈瑞的财报可以发现,公司在研发投入上连年加码,从2019年的16.49亿元,到2020年的20.96亿元,在2021年又攀升到27.26亿元,同比增长30.08%。
因为有研发投入作为资源保障,所以你可以看到迈瑞全球十大研发中心的布局,可以看到3492名研发人员,7418件专利申请;还可以读到董事长李西廷先生“对研发的重视始终不变”的公开承诺。
2022年4月19日,迈瑞医疗发布了2021年年度财报,252.7亿元的营业收入,80.02亿元的归母净利润,意味着公司分别收获了20.18%和20.19%的同比增长。
▲迈瑞医疗2021年年度财报
作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龙头,这个增长的一大核心逻辑,自然离不开国产扩容。扩容的对象,是那些过去中国造不出来,外企卖遍全球的高端器械。与此对应的,是国内市场152.59亿元的营业收入,37.34%的同比增长。
而另一大核心增长逻辑是国际化。随着国内扩容的成功,迈瑞开启了与海外巨头对市场的争夺,最终演变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扩容。它在业绩上的体现,是2021年国际市场100.1亿元的营业收入,700多家空白高端客户的全新突破,超过700家已有高端客户的横向突破。
但比起这两条,迈瑞的第三个增长逻辑,在于打破科室和适应症壁垒的平台化趋势。
三十年来,迈瑞以一款监护仪为起点,打造出了一个拥有众多产品线,横跨十多个科室的全院业务生态。从以监护线为核心的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到包括血液、生化、化学发光和血凝的体外诊断业务,从医学影像业务,到跨科室、跨学科、跨院区的“三瑞”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这种“一个科室,一个品牌,一套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军企业,这一条逻辑,帮助迈瑞不仅扮演着优质医疗设备供应商的角色,也正在努力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合作伙伴。更使得董事长李西廷先生,得以面对股东讲出“迈瑞开放的态度始终不变”的从容判断。
以国内医疗器械龙头身份,跨产品线、跨市场的罕见布局,迈瑞
【迈瑞的时代使命】
在投资的世界里,有些公司是流星,业绩和估值一闪而过,有些公司是恒星,在戴维斯双击的路径上持续发光发热。
摊开迈瑞医疗从2018到2021年的四张年报,营收的增长从未低于20%。从2018年10月上市起,迈瑞医疗股价从53元一路上涨,最高点达到502元。凡是这家公司的资深投资者,都会清楚两件事情:第一,收益最多的人是那些持有最久的人;第二,股价越跌,心里反而越有底。
质地优良,不代表不会被错杀。熟悉迈瑞的投资者都清楚一个规律:每到迈瑞财报时,常迎股价下跌日。
这个现象,甚至让公司内部员工也很困扰。为什么明明业绩出色,市场的走势却截然相反?
这里面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龙头企业的未来,往往没有参照物。
龙头企业常常代表着对行业的定义。它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求增长的同时,也在给行业提供增长模式,它在建立护城河的同时,也在定义着护城河,它在设定业绩目标的同时,也在给行业设定标杆。
这种没有对标、没有指引、没有标杆的状态,在许多时候,难免会令投资者陷入缺乏信仰的怀疑。因此即便集采中标对业绩的影响微乎其微,即便公司员工去去留留,都会被怀疑的情绪放大。
在这种前提下,只有拿出“100%、200%”的超级增长业绩,用高强度的刺激,才能对冲缺乏信仰的怀疑情绪。反之,总是难以避免“业绩增长,股价下跌”的尴尬。
但我们都很清楚的一件事是,以迈瑞制造行业的属性,以当下如此大的业绩基数,保持20%的增长已堪称出色,如果能以这个比例永续增长,那么它达到世界第一,也只是时间问题。
作为迈瑞医疗的董事长,李西廷先生在2021年年报中,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随着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及创新深水区,部分企业已在一些技术领域逼近甚至赶超国际一线水平。聚焦科技创新的未来之路,我们深信,前方将不再有引领方向的“灯塔”,甚至不会有任何指引未来的路标,国产医疗企业必须依靠自主创新的“内生光芒”来照亮前行之路。
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资深从业者,迈瑞医疗的掌舵人,这是李西廷先生由衷的感悟。不过,为迈瑞照亮前路的,除了自主创新的内生光芒之外,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
无论是重症病人的监护,急症病人的抢救,还是日常健康的观测,都依赖医疗器械朝着更先进、更普及的方向前进。对于公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来说,这个主题的意义远远不止资本市场的欢呼雀跃那么简单。
连年加码的研发投入、不断扩容的研发团队、微创外科、动物医疗、骨科、AED这些重点培育的新业务布局——迈瑞医疗的种种动作,在二级市场引起的概念刺激也许没那么强,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也并非永远积极,但股价的错杀和暴涨,本就不是这家公司在意之处,也不是这家公司最大的价值所在。
和众多超级工程背后的央企一样,时代赋予迈瑞医疗的使命,不只是一个个中国第一,也不只是漂亮的报表和坚挺的股价,而是疫情惶恐时刻的定海神针,是守护公众健康的核心力量。
从这个角度来说,坚定做多迈瑞医疗,就是在和全世界医疗体系一起补齐短板,这才是信心、信念和信仰的最坚实来源。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