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数字疗法(Digital Therapeutics,DTx)产业风起云涌。

根据Insight Partners的统计数据,全球数字疗法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的42.2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180.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3.1%,市场大有可为。

作为典型的“交叉”产业,数字疗法吸引了大量国内游戏、软件、医疗等领域的企业纷纷入局。政策方面也开始发力,海南省率先将数字疗法列入省级规划,数字疗法首次得到省级层面的重视和推动,驶入发展快车道。数字疗法正从“英雄莫问出处”的产品创新走向商业模式构建和市场验证的阶段。

然而过去的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能真正抓住风口的,往往是能深刻把握变局内涵的早期布局者。儿童脑科学服务深耕者方寸医生,很早就切入诊后管理,复诊咨询、康复训练的垂类闭环服务。

在方寸医生看来,数字疗法不仅仅是软件功能划时代的创新,而是医患交互、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角色扩增和变更,这些变更要素会更加深刻影响医疗服务模式的发展。数字疗法时代已至,方寸医生也带着自己的思考,走向了它的应许之地。

ADHD 6%发病率背后,百亿市场潜力有待释放

ADHD俗称“多动症”,是最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之一。我国儿童青少年ADHD整体患病率高达6%,患者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ADHD通常确诊于患者儿童时期,到成人期时仅22%患者可完全缓解。疾病造成的功能损害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包括学业、家庭关系、同伴关系等。

治疗方面,ADHD患者可以病情和需要选择并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心理和行为治疗等方法。但药物治疗会产生不同程度副作用,顾此失彼,家长接受度有限。家长对于非药物疗法(行为干预、家长培训等)的需求更为强烈,却苦于没有优质的解决方案。因为非药物疗法严重依赖人工,还存在康复资源匮乏、干预机构混乱、“特效疗法”泛滥等诸多问题。

数字疗法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了颠覆ADHD市场格局、满足市场需求缺口的机会。“除药品外,各类场景下的ADHD干预方式,都有机会被部分甚至完全数字化,以数字疗法的形式服务患者,提升整个康复的人效比,净化市场。”方寸医生创始人兼CEO陈翔说道。

那么,这部分可数字化的空间到底有多大?

知名数字疗法企业Akili递交的SEC报告显示,美国每年开具ADHD药物处方达7000万张,药物治疗市场达100亿美元。根据美国CDC数据,4-17岁ADHD儿童中,约40%单独接受药物治疗,30%接受药物和行为联合治疗,10%单独接受行为治疗,其余是营养补充治疗或不治疗人群。由此测算,未来美国非药物治疗覆盖市场规模可达140亿美元。

与美国1000多万ADHD患者数量相比,我国ADHD儿童和青少年已超2300万人,市场有着充分的潜力亟待释放,数字疗法是恰逢其时的切入口。它的承载性可以把目前最先进的医学和数字技术结合起来,运用到ADHD干预这类刚需医疗场景之中,让更多的医疗价值得以挖掘并释放,撬动更大的市场。

垂类模式或将最先跑出DTx黑马

任何新兴行业的发展,都要跨过产品研发和商业化的坎,数字疗法也不例外。

虽然不同于创新药的临床前研发,现阶段的数字疗法大多基于相对成熟的技术和医学原理进行研发,其难度、风险和投入都相对更低,导致进入数字疗法赛道的门槛并不高,市场上充斥着“拿证只是时间问题”的声音。

但没有企业不想拥有护城河。目前数字疗法护城河则更大概率深植于专科疾病领域的医患交互、医疗服务的市场优势当中。在医疗专科领域这样高度细分的行业,垂类布局更有可能资源聚焦,领跑赛道。

以方寸医生为例,2015年公司成立伊始就将ADHD纳入诊后管理业务板块。2019年,方寸医生进行战略升级后,选择聚焦在儿童神经和精神发育障碍领域,并建立了完善的“医生诊疗中心+数字化疾病管理平台+线下行思康复训练中心”的全闭环服务网络体系。

渠道方面,方寸医生有着众多优质垂类专科医生资源和多家线下患者训练中心的稳定患者流,每月新增患者超4000例。目前,公司的ADHD诊疗服务平台已连接并服务了全国500多家三级医院、约1200多名儿童神经精神专科医生,这些医生覆盖了七成ADHD治疗患者群。

这些数字意味着,方寸医生掌握了大部分本就稀缺的ADHD医疗资源,聚集了庞大的精准患者群体,已经造就一定的品牌口碑,对于其数字疗法临床试验开展以及真实世界研究,是极大的推动力。

另外,方寸医生的研发团队具备深厚的学科交叉背景,既有来自一线互联网和游戏化厂牌的产品和游戏化教育策划专家,又有来自北师大、北医六院的医学、医工顶级专家团队。方寸医生数字疗法负责人岳鑫博士则是神经生物及认知科学专家,曾任IQVIA管理咨询顾问,兼具丰富的数字营销管理经验。

当然,产品研发、注册获证只是数字疗法的基础。要想数字疗法的医疗价值得以体现,市场价值得以匹配,关键更取决于拿证之后的商业化能力。

过去几年,中国数字医疗的创新,主要还是游走于医疗外围,以“连接”功能为主,企业比拼的是互联网流量思维。另外,虽然美国数字疗法发展飞快,多家企业接连上市,但由于医疗环境和支付模式的不同,中美医疗商业逻辑存在巨大差别。

过往思维不能延续,美国模式不能照搬,中国数字疗法需要走出自己的路。

首先最困扰数字疗法企业的支付问题,在方寸医生看来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相比于其他疾病,国内家长对于孩子ADHD治疗的付费意愿和能力相对较高,甚至水平与美国相当。

“目前阶段是要验证产品的医疗价值是否能真正契合患者的需求,只要这个前提满足,那么支付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另外,数字疗法极具普惠价值,如果未来可以接入商保和医保,将很有可能迎来井喷式发展,把我们带到新的增长曲线上。”陈翔说道。

同时,方寸医生提供的不只是数字疗法单品,而是各类数字疗法组合方案,数字疗法是其商业闭环中的重要连接点。

多年来,方寸医生已经形成完整的脑诊疗康复闭环,提供端到端的全周期服务,其问诊、处方、行为训练、诊后患者管理的深度连接,可以支持患者使用数字疗法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需求回流到方寸医生现有的各个业务支线,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获益。

对标Akili,方寸打造ADHD数字疗法

回到数字疗法产品本身,其核心是通过高效个性化训练,支持大脑的自我修复,加速神经反馈的形成。这项技术整合了大数据、微型传感器、人工智能技术为患儿提供个体化、并易于坚持的治疗。

2020年6月,Akili Interactive labs旗下数字疗法产品EndeavorRx(AKL-T01)获得了FDA的批准。这是首个获得FDA批准的基于视频游戏的ADHD数字治疗手段。其疗效得到了循证医学的有力验证,产品安全性和依从性远超同类药物。

方寸医生也受此启发,将ADHD数字疗法赋以游戏化、个性化的干预形式。

方寸医生数字疗法产品界面 企业供图

在疗效保障上,陈翔向动脉网分享了方寸医生的思考:“除了严谨的临床验证,还要同时确保家长和孩子的依从性。孩子的依从性,可以通过观察其训练情况从产品设计角度不断迭代,帮助他们坚持下来。而家长的依从性最先取决于其对品牌的信赖,则需通过专家的背书以及疗效的外化去疏解家长的担心,最终选择方寸。”

方寸医生与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国内顶级医疗机构展开了深度合作。目前,方寸医生数字疗法产品已经进入全国多中心多项临床试验阶段,预计将于年内取得NMPA二类医疗器械认证。同时,方寸医生正在开启新一轮融资,以支持ADHD病种多场景数字疗法产品管线的研发与临床推进。

方寸医生已经整合多方专业服务包括强专科特色的儿童神经精神专科医生、脑训练作业师、心理咨询师、家长培训师、医生,打通了诊断、治疗所需的分散专科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确保治疗质量。其运营的多家线下脑康复训练中心已经在全国温州、青岛、成都等地形成了线上线下的数据和治疗闭环。

未来三年,方寸医生将持续聚焦在ADHD领域,利用数字疗法产品与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把ADHD垂直病种做深做透,成为ADHD非药物疗法的领军力量。

结语

“国家把医疗创新提至战略高度,医疗行业格局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在ADHD这类高度依赖人力的神经和精神疾病领域,数字化每推进一步,都需要集成科技、算法领域的最新成果,推动诊疗向着标准、智能、高效的创新方向前进。”陈翔说道。

方寸医生认为,目前整个数字疗法行业尚处于工程化建设阶段,是将现有的神经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技术整合到数字疗法这个载体上,再充分释放到医疗市场上实现价值。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基于数字疗法产生的真实世界数据得以充分利用,去影响基础科学,推动底层技术理论的变迁,这是一个缓慢但极具革命意义的过程。

总而言之,在医学上,数字疗法有望推动疾病诊疗与基础科学的发展;而在市场上,这股浪潮的迷人之处在于可能彻底重塑商业的竞争形态。如今,数字疗法的兴起已经吸引各类企业入场布局,也许人们总是顺着潮水的方向竞相奔赴。

但相信,大浪淘沙始见金。

关键词: 药物治疗 专科医生 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