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 稀缺 穿透

蓄力积淀与内外信心!

作者:于照野

编辑:郝科科

风品:蓝湛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洽洽,快乐的味道。

然面对成长问题,洽洽似乎有些快乐不起来。主营业务天花板隐现,第二曲线探寻却未见起色,如何扛起百亿大旗?

01

双增背后 净利增速四年新低

投资押宝最优解?

LAOCAI

财报显示,2021年洽洽食品营业总收入59.85 亿元,同比增长13.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9.29亿元,同比增长15.35%,实现总营收与净利双增。

营利双两位数增长,不少看好声音。华西证券、中泰证券、西南证券等多家券商给予“买入”评级。

机构持仓情况看,截至2022年3月末,共有495家机构持有洽洽食品4.12亿股,占比81%,较上期提高16%。

乍看,洽洽基本面可圈可点。

然深入一度,成长困境不可不察。

从2018年至2020年,洽洽净利增速35.58%、39.44%和30.74%。换言之,2021年15.35%的增速是四年最低,且降幅不小。

营收增速也有考量。2018年至2020年营收41.97亿元、48.37亿元、52.8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5%、15.25%、9.35%,曾下滑趋势。2021年虽重达双位数增长,但是否也有2020的增速基数低冷思?

好在,现金流成色不错:截至2021年末,账面17.46亿元现金,同时有20.59亿元的理财产品,两者合计占到流动资产的65%。

没错,为增加盈利点、扩大营收,手头宽裕的洽洽涉足投资领域,2021年以来动作堪称密集。

2021年4月,洽洽食品和绝味食品分别发布公告,拟投资四川成都新津肆壹伍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基金规模11亿元,重点投资于泛食品饮料行业;

2021年12月,洽洽又发公告称,以自有资金2亿元,联合上海复星高科技等5家机构,共同投资设立复星洽洽科技消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基金目标规模5亿元,将投资于消费与科技领域,其中食品饮料消费领域投资额不低于1亿元。

企查查APP显示,2022年3月28日,南京星洽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南京复星洽洽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资本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股权投资;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等活动。

叠加超20亿的理财,洽洽资本面可谓风生水起、多面开花,彰显雄厚财力。只是,凭此就能提升打开成长瓶颈么?跨界亦或多元,投资孵化都是有风险的,无论洋河还是云南白药,翻云覆雨的案例并不鲜见,是否应有专注的敬畏冷思?多留下子弹主业突破是否更香?

02

主营天花板、涨价利弊

“瓜子大王”需要新故事

LAOCAI

发问并不突兀。没有永远的股神与投资王者,业绩提振最终还要聚焦核心业务、关注主力产品。

2021年,洽洽葵花籽类、坚果类、其他品类营收分别为39.43亿、13.66亿元和6.75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65.89%、22.83%和11.28%。

无疑,瓜子依然是主要创收来源。事实上,葵花子类产品占比不曾低过65%,甚至一度高达78.81%,可以说是业绩核心驱动力。

然想坐稳“瓜子大王”,也并不算容易。

一个危险信号是,瓜子业务增速放缓日渐明显:2019年洽洽食品葵花子收入增速为17.54%,2020年为12.8%,2021年增速甚至已低于6%。

2021年10月,洽洽食品对主要的瓜子类产品进行提价。具体看其葵花子系列产品以及南瓜子、小而香西瓜子产品出厂价调整,各品类提价幅度在8%-18%不等。

对于上调原因,洽洽食品表示:“公司预判在新的采购季原料价格会有所上涨,包材、糖、油等价格目前都有所提升。公司希望通过提价可以覆盖采购成本的上升” 。

当然,提价也对业绩拉升立竿见影。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2.72%,第四季达22.97%,提价威力可见一斑。

只是,可持续性几何,是否真正良方也值冷思。

另一些下滑不可不察:

营收同比大增的同时,第四季利润率只有16%左右,低于第三季度的18%。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由正专负,为 -3031万元,与第三季度相差近8700万元。

行业分析师郝瑞表示,客观而言,提价会给企业带来益处,如提升短期毛利,但不可避免也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产品非刚需、且替代品众多,上涨会抑制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从而影响销量表现。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表示:“洽洽的中低端产品线涨价空间已经没有了,因为国内的大多数客群,对于瓜子价还是比较敏感的,低端产品线上有太多地区畅销的品牌与作坊。”

民生证券研报显示,2015年-2018年,国内瓜子需求量呈现出下降趋势,2019年瓜子市场需求量回升至12779.8吨,但还不及2015年总需求量(13183.7吨)。

换言之,瓜子市场增量天花板隐现、市场低门槛不缺替代品,业绩主驱动力受限,洽洽食品需要新成长故事。

03

第二曲线危与机 靠什么赢?

LAOCAI

客观而言,洽洽也早有察觉,一直在多元构建。2016年,其推出小黄袋每日坚果。准备从坚果炒货领先品牌,转向休闲食品领先品牌。

据Frost & Sullivan预测,2020-2025年坚果炒货复合增速将达9%,至2025年零售总规模约2173亿元。摩根斯坦利和英国经济学人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将比2020年提升一倍。

市场蓝海,代表着发展机遇。目前洽洽食品的坚果业务已稳步放量,成为公司第二产品曲线。与瓜子相比,洽洽坚果目前覆盖30%终端,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线上线下渠道相结合,重点仍放在线下。

成绩可圈可点。但大市场也意味大竞争。2021年底,洽洽曾公开表示:“目前坚果品类的竞争仍较激烈,公司坚果的市场规模还不是很大,每日坚果的品牌首位效应不够突出。”

简言之,业务规模相对较小,对洽洽整体业绩影响有限。

不算虚言。放眼行业,休闲零食领域巨头林立,坚果玩家众多,洽洽并未占据先发优势,又要面对同质化的内卷竞争。

艾媒咨询提出,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等均有推出小包装混合坚果产品,且在坚果种类上也较相似。坚果类商家量越来越多。

红海竞争,拿什么赢?

无疑拼的是供应链、产业链强度、产业精耕深度、综合创新能力。作为跨界选手,洽洽尤需加强。

洽洽业绩报中表示:“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多元化、高档化的趋势很明显,但是公司产品品项不够丰富,传统产品占据了主导地位。基于此,公司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开展基于市场、基于消费者健康及消费需求为导向进行新产品品项的开发研究,加大研发目标的量化和考核机制,争取为企业提供拳头产品。”

字斟句酌,可谓抓住了破局要义。

然说千道万,不如白银一片。具体到研发费,难言知行合一。

2021年,洽洽食品的科研投入仅4508万元,占总收入比例0.75%,不足1%。研发人员数量46位,较去年多了10人。

对比之下,三只松鼠研发人员数量约200人,专利申请量为375,2020年研发投入就超了5000万元。

是否差些火候、靠啥突破呢?

04

“三座大山”横亘 转型困扰知多少?

LAOCAI

相比之下,洽洽食品营销推广投入可谓大手笔,市场营销费加上给经销商返点,达到6.04亿元。

一些营销创新动作,足够吸睛。如与不少年轻国潮品牌的跨界联名。就在3月,洽洽食品与华熙生物米蓓尔联名推出“瓜子脸面膜”。

这并非首创,早在2019年,洽洽就曾尝试与本土大众护肤品牌“春纪”合作上架“瓜子脸”面膜。

应该说,洽洽在年轻化方面可谓不遗余力。联名、跨界是其推新的一重要抓手:如与元气森林合作推出“桃汽CP礼盒”、与全民K歌合作邀请网友共创“洽洽快乐之歌”、与Keep联合推出小黄袋每日坚果全坚果款、与B站和抖音等平台合作发力内容营销……

足够努力,足够热闹,只是效果咋样?

2021年报显示,洽洽其他产品创营收6.75亿元,占总营收11.28%,同比2020年增长9.93%,占总营收比略有下滑。

加码营销也代表着投入增多。洽洽食品2021全年销售费6.04亿元,同比增长5.04%,占收入比10.09%。

显然,营销是面子,产品力才是里子。耐住寂寞、内外兼具,夯实基础力是关键。

或许,也有无奈与急迫。

作为老牌国货,洽洽不乏转型升级阵痛。

首先,体量不及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后来者;其次,渠道方面对线下依赖度大;再次,品牌面临老化风险。

能否解除“三座大山”?是洽洽突破成长瓶颈、讲好新故事的关键。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互联网+零食”潮流汹涌而来,新消费浪潮迭起,休闲食品品类、营销模式越发多元。包装精美、品类丰富、样式创新的各类零食充斥市场。面对新生力花样百出的攻势、行业一日千里的迭代,恰洽虽是家喻户晓的老品牌,但招架也不免费力。

“渠道较传统,线上布局较晚。近年来洽洽一直在品牌年轻化上补短板,有收获但依然任重道远。”

的确,行业一日千里,一步慢往往就步步慢,即使王者也需足够前瞻高效、居安思危。

2021年,洽洽食品的电商业务营收5.69亿元,同比增长11.03%,占总营收比例仅为9.52%。2019和2020年该数字为10.01%和9.70%。

不升反降,是否有些力不从心、玩不转线上业务?缺乏互联网禀赋,又如何与年轻消费群体同频、焕新品牌。

3月31日,洽洽食品公告,近日收到副总经理王斌的书面辞职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王斌还兼任坚果事业部总经理,曾提出要在消费升级中找机会,贴近90/00后新型消费群体。

05

百亿冲刺 再出奇迹?

LAOCAI

早在2020年初,其就喊出“2023年战略目标达到100亿含税收入”。彼时,洽洽销售规模即将跨过50亿。

2021年初,洽洽再度强调2023年百亿目标,并细化远景规划:

“三年战略目标为2023年含税销售收入100亿,其中瓜子含税收入60亿、坚果含税收入30亿、休闲食品含税收入10亿;五年希望做到国内坚果第一、葵花子巩固国内领先地位。”

信心勇气可嘉可敬,但这意味着,2022、2023两年其至少要实现33.54%的年营收平均增速。看看上述增速,难度挑战几何?是否会沦为画大饼呢?

在食品饮料品牌营销专家陈玮看来,洽洽想在短时间内实现营收百亿还很困难:“可能需要通过一些并购,去实现这一目标。例如并购一个子品牌,发展个两三年,那才能达到百亿目标。”

的确,诱人的百亿目标背后,洽洽主业正面临产能利用率下降的尴尬。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洽洽食品瓜子生产线平均产能利用率85%左右,高峰期达到100%,坚果生产线产能利用率100%左右;

而2021年,葵花籽年产能利用率滑至80%左右,坚果产能利用率超90%。产能利用率下降的同时,目前洽洽还有多个新增产能项目在建。

未来有无去化压力、一旦过剩衍生隐患几何?

留个时间作答。可以肯定的是,面对百亿荣耀洽洽避无可避、必须成功。

能否大力出奇迹?

鉴往知来,往期看,洽洽也创造了不少传奇。

1995年,洽洽创始人陈先保放弃“铁饭碗”,奔入创业大潮。凭借果汁冷饮产品“棒棒冰”,大胆创新打开冷饮市场。

随后,二次创业的陈先保又敏锐发现炒货瓜子商机。针对传统瓜子不够入味、吃多上火、吃完手脏的痛点,推出煮制瓜子,从而一炮走红。

2011年3月,洽洽食品在深交所中小板成功上市,陈先保一度隐退,辞去总经理职务,侄女陈冬梅接任。后者继续推进多元化策略,进军牛肉酱市场、做大果冻生意……

遗憾的是,一番折腾效果并不好。2015年,陈先保归来,再次兼任总经理,公司开始剥离副业、回归主业,同时大力发展坚果业务。

回归后的陈先保充满危机意识,其表示:“过去几年,我们的日子比较好过,太安逸,导致我们狼性不够。”

从2015年开始,洽洽食品进行一系列动作,如调整公司战略、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调整组织架构。由此再获增势。

细观洽洽,槽点之外的确也有独特优势,比如二十年如一日的强大供应链。

相比其他竞品的代工依赖,洽洽食品将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和包装都控制在自己手上,这样就能更好降本增效、确保食品质量。

另外,冲击坚果销冠也不是说说而已,“保鲜”是洽洽进击关键词。

目前,其已掌握关键保鲜技术,涉及采摘、运输、储存、加工、包装等多环节,以严苛的新鲜标准,打造核心竞争力,这应说是符合消费大势、具有战略先机的。

从此看,洽洽、陈先保也有战略前瞻、也有实操狼性。

不得不说,转型升级从不是轻松话题。最缺少也宝贵的,往往就是蓄力沉淀与内外信心。

只是,市场、竞品会给两者多少时间耐心呢?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关键词: 洽洽食品 产能利用率 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