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房价正式宣告跌破万元大关,楼市阴霾挥之不散。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平均房价为10139元/平,然而今年一季度跌至9552元/平,与2021年相比,下降589元/平,接近2019年房价水平。
从2010年开始,全国房价连续12年上涨,就连2016年下半年的强调控(限购、限贷、限售等)也没能阻碍房价持续上升,唯独这次,房价开始回调,有现实因素,也有政策调控。
现实方面,内疫情,外摩擦,形势的不乐观,严重影响投资及消费预期。
根据央行2022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调查报告,居民储蓄意愿高涨,占比54.7%,达到近5年以来的新高点,比上季度增加2.9%,相比于2019年末更是上升了9%。
另外,居民消费意愿与投资意愿比例都在下降,分别占比23.7%、21.6%。
这还只是调查,实际数据更加严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下降3.5%,消费呈现疲软现象。
政策方面,2021年楼市全面收紧,于个人,指导价、限购、税费等政策;于房企,三道红线压顶,房企融资困难,现金流吃紧。
个人购房门槛提高、房企暴雷频出,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让楼市陷入僵局。
2022年1-3 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 31056 万平方米,同比下滑 13.7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滑 18.64%,连续两个月出现负增长;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 29655 亿元,同比降幅 22.73%,住宅销售金额降幅 25.62%,均较上个月继续扩大。
其中有个明显的趋势是,居民对于期房的购买意愿直线下降,数据显示,2022年2月全国期房销售面积占总销售面积比下滑至83.5%,现房销售面积占比上升至16.5%。
产生这种极差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房企暴雷的新闻不断传出,有可能导致房子烂尾现象,所以大家更加青睐现房。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58家房企出现不同程度的债务违约,以中小房企居多,大房企也有违约现象。
可能大家会有疑惑,现在楼市不是在放松吗?房企的日子还这么难吗?
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仅0.7%,而去年同期增速则高达25.6%,其中3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速下降19.6%。
说明房企从银行手里拿钱的难度依旧较大,面临的资金链压力依旧紧张。
不可否认,当下楼市放松的城市越来越多,政策也逐渐宽松,但房价同比下跌的城市却在增加。
数据显示,2022年3月全国70城新建商品住宅房价同比下跌的城市为29个,二手房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为47个,占比一半以上。
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房价同比下跌的城市个数都在继续扩大。
其中,房价下跌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
数据显示,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6%和1.9%,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5和0.6个百分点。
具体到城市,3月同比跌幅超过3%的城市共有16座,大部分都是三四线城市,其中牡丹江二手房同比去年下跌9.7%,为本次降幅最大的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跌幅榜深圳亦在列,二手房同比下跌3.3%。
从环比情况来看,3月深圳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3%,已持续下降了11个月。
无论是同比去年还是环比月份,深圳二手房都在下跌,深圳在上一轮楼市太过疯狂,目前来看仍处于调整期。
上涨的城市中,多集中在一二线,其中北京涨幅最大,达到7.2%,其次是海口,为6.6%,上海4.6%。
北上广城市3月二手房同比去年都有不同程度上涨,四大一线城市,唯独深圳缺席。
当下的市场表现出强烈的分化行情,一二线部分城市开始有了回暖的迹象,三四线城市大多处于下行行情。
这一轮楼市放松,首先从三四线城市开始,然而冰凉的数据已经反映了楼市行情,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不是放松了,楼市就能复苏,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宽松一定是大势所趋,更加猛烈地放松正稳步到来。
近几日,央行、外汇局出台23条金融服务,其中提到——
合理化确定辖区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经济日报》发文指出——
在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的背景下,应进一步发挥好稳楼市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的作用。
从今年初开始,楼市频繁吹暖风,到底有没有作用呢?答案是有的,但需要更大力度的刺激。
数据显示,3月70城房价数据中,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城市分别有38个和45个,比上月分别减少2个和12个。
3月房价环比下降城市数量减少,尤其是二手房价城市数量有明显下降,但依然是处于高位状态。
如今放松从三四线城市蔓延到了二线城市,二线城市中,郑州、福州、苏州、南京、贵阳等城市已经陆续放松。
现在市场最为期待的是,一线城市何时调整?尤其是深圳,指导价何时调?限购是否会放松?作为全国楼市的风向标,它的放松对于楼市有重大推动作用。
稳经济,稳房地产,稳预期,下半年的楼市放松或将会更加激烈,拭目以待吧。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