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 陈晓京

过去6年,雨润食品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给老对手双汇腾出了巨大空间。

否极泰来。2021年,公司由亏转盈,六连亏划上句号,祝义财终于可以缓口气了。

不过,扭亏主要是因剥离旗下亏损企业。随着对旗下子公司合并重整,公司上游屠宰、下游深加工肉制品业务产能大幅缩水,以至于整体收入大降4成。

雨润食品、双汇发展曾是盘踞中国南北的两大肉制品品牌,如今,规模已有天地之别。

结束六连亏

2019年,祝义财重获自由,两年后,他控制的雨润食品成功扭亏。这位58岁的前江苏首富,可以稍微缓口气了。

日前公司披露的2021财年业绩显示,全年实现收入84.40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30.60亿港元。虽然收入规模较上年大降44.52%,但已从2020年巨亏20.19亿港元的泥潭里走了出来。

祝义财等到这一天已经很久。

2015年至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24.94亿元、20.95亿元、16.01亿元、41.70亿元、35.30亿元和16.99亿元,6年合计亏损约145.88亿元。

祝义财在2019年1月重回大众视野,曾经实力雄厚、野蛮扩张的雨润帝国,一度行走在崩塌边缘。

公司在过去的一年得以扭亏,主要是去年4月以来对旗下44家子公司合并重整,负债、资产从上市公司账面中剥离,不再纳入合并范围之内,确认收益34.91亿港元。

公司主营业务仍亏损4.16亿港元,同比减亏56.60%。

盈利疲软

去年猪价大跌、疫情影响以及消费疲软,还有市场竞争的加剧等,导致公司盈利水平走低。

2021年,公司毛利率较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至4.72%,毛利润实现3.98亿港元,同比减少48.5%。

据财报,2021年,公司上游业务屠宰年产能为335万头(因合并范围变更,实际年屠宰量164万头),下游深加工肉制品年产能5.6万吨,相比上年同期的5265万头、31.2万吨,分别下降93.64%和82.05%。

产能被压缩的同时,各项业务收入下降明显。

上游屠宰业务是公司收入大头,去年实现收入68.10亿港元,同比下降47.3%。

在上游业务中,主要有冷鲜肉和冷冻肉业务,分别实现收入61.07亿港元和7.03亿港元,同比分别下降47.52%和45.50%。

下游深加工肉制品业务是公司附加值较高的业务,去年实现17.60亿港元,同比下滑26.5%。

其中,低温肉制品收入13.07亿港元、高温肉制品4.53亿港元,同比分别下降28.11%和21.35%。

收入减少的同时,毛利率水平维持在较低水平,比如,冷鲜肉、冷冻肉毛利率分别为1.8%和-3.0%,上游业务整体毛利率仅1.3%。

下游业务中的低温肉制品、高温肉制品毛利率分别为17.6%和20.1%,分别减少10.9个百分点、9.7个百分点。下游整体毛利率18.3%,较上年下降10.5个百分点。

走向新生

多年以来,祝义财白手起家、在南京创立雨润的故事,被外界奉为商业传奇。

高光时刻的2010年,雨润食品实现收入214.73亿港元、归母净利润27.28亿港元,当年收入虽然落后双汇发展150多亿,盈利能力却是双汇的两倍左右。彼时的雨润和双汇国内肉制品行业双雄,随着企业战略不同分道扬镳。

双汇在万隆铁腕治理之下专注食品主业,祝义财则将雨润带入到多元化赛道,除了猪肉制品、屠宰业务,公司还涉足到建筑、地产、金融和物流等业务板块。

多元业务需要现金流支撑,雨润左支右绌,最终流动性危机来临。特别是祝义财失去自由的那段时间,整个雨润系企业经营不力、高管出走、债务危机等接连出现,被双汇、金锣远远甩在身后。

2019年,祝义财把控制的雨润食品、中央商场分别交给女儿祝媛、儿子祝珺掌管,自己垂帘听政。

原以为靠卖猪圈、卖百货大楼能够缓解流动性危机,不料事态越来越严峻。最终,不得不进行重整。

去年4月,南京中院裁定对雨润系122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

根据去年11月第二次债务会议,拟将275家雨润系核心企业纳入雨润精选证券化平台,以承接重整案中食品和农产品物流业务。雨润精选承诺2026年实现净利润不低于50亿元,并在2027年冲击IPO。届时,进入这个平台的债权人将拥有退出或获得更高收益机会,这无疑给祝义财化解危机争取了时间和空间。

重整计划获得债权人广泛认可后,祝义财写了封感谢信:这是雨润7年磨难之后,从绝境迈向重生的转折点,“感动、感恩、感谢”。

雨润食品也在寻求轻装上阵。在剥离亏损企业之后,去年公司裁员8900人,员工开支同比减少42.38%至4.16亿港元。

不过,公司债务危机尚未解除,截至去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975.1万港元,一年内到期未偿银行及其他借款5.44亿港元。

关键词: 雨润食品 个百分点 亏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