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原

最近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杂志直接开批一些地方政府滥用核酸手段,没有疫情也在疯狂地进行全民核酸。

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01

全民核酸是中国抗疫的法宝

首先,我们需要肯定全民核酸这种手段,这种手段几乎是中国这两年应对零星疫情的基本手段了。

3月22日下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的通知》。

新版《指南》明确要求在划定区域范围内的核酸检测一律在24小时之内要完成。

原则上,全部采样任务应当在6小时内完成;确有困难的,可在12小时内完成。

这种要求,在全世界其他国家是找不到的。

不但要求全部完成采集,还要求检测也要完成。各大城市面对疫情时,总是能在几小时内就组织起庞大的核酸检测队伍,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数百万人的采集与检测。

政府跨区域调动医疗人员的速度很快,中国医护人员的高速响应和配合都是重要的因素,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往往被人忽略。

那就是核酸检测企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他们不但发明了高效的混检模式(十合一,十五合一),还能在政府的要求下迅速搭建实验室,短时间完成高达数百万人的检测。

这些检测公司都是民营企业,在疫情中爆发出来的效率,令世人侧目。

更让人惊奇的是,核酸检测的政府采购价已经低至混检6元每人次的价格,单人单检的价格也降至30元以内。

而在美国,单人单检的PCR核酸检测依然要几十美元至一百多美元。

超低的核酸检测价格,才有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以一千万人口的超大规模检测来说,一次全民核酸6000万就可以完成。

如若不能降低价格,还是按过往一人次近百元的价格,这意味着一次检测就要十亿。只需要检测十次,这个城市的财政收入就得掏空了。

价格低就意味着效率高,我们应该承认中国民营检测公司的降本增效在这几年的抗疫工作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也是中国政府尊重市场、依靠市场抗疫的结果。

02

全民核酸成为常态的原因

进入2022年,中国的疫情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R0值高达9.5的奥密克戎病毒,成为当下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仅仅数月,就改变了原来零星感染的局面,各地感染的人数加起来已破10万。

因为这是一种更难防、传染性超高,危害也更低一些的病毒。

科学地说,我们其实面临了几种病毒的侵袭,奥密克戎显然是最难对付的一种,因为传染性太高,无症状感染占比也非常大。

病症越是轻微的病毒,就往往不容易被发现,等到发现时可能已经出现了社区传播,应对举措只能是大范围的封控和管制。

各级地方政府,在这种压力下,试图抢跑,也就是不管有没有疫情先进行检测,以图在第一时间进行管控。

这就是各地主政者面对奥密克戎这种高传染性病毒的姿态,所以全民核酸甚至反复核酸,成了他们的优先选择之一。

更大的压力来源于疫情防控形势下的“疫情一票否决制“,各地皆有官员因防疫不力直接免职,这个压力下,地方主政者过度紧张,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当下的情势下,又要管控疫情,又要付出最小的代价,这个难度确实不低。

03

无疫情也做全民核酸合理吗?

当然不合理。

大规模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追求。而这也是当下中国疫情防控中最麻烦的问题。

对于地方主政官来说,他们的利益是早点发现疫情从而不被批评,而他们的风险是万一犯错就可能面临免职。

但正如《半月谈》指出的,他们这么做是在浪费财政资金。但财政资金非主政者的私有财产,他们浪费这个经费并不会给个人带来什么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倾向于用大笔财政资金的支出来换取职位的安全性,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然而财政资金是全民的税款,他应该用于合理的公共用途,而不是浪费在低效的抗疫中去。

大笔花钱来反复全民核酸,是一种懒政思维。多花钱就能解决问题,反正钱不是自己的,这也是历来大量财政资金浪费乱用的关键原因。

这种利益风险不一致还发生在民间。

大城市人员密集,与国外经济活动频繁,大部分国外返回人员都隔离在大城市,所以大城市的风险肯定要更高。

大城市的经济协作性非常强,一个环节停摆,可能全国都要受到影响。比如深圳和上海这样的城市是绝对经不起反复的封闭的,因为他们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所以,互联网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抱怨封闭带来的经济损失,对他们来说,风险是感染危害性不是那么大的病毒,而收益则是经济生活能正常开展。

而在互联网上支持严控的人,很多来源于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疫情的小城市,他们与外界的经济协作不是那么的紧密,疫情风险本来就低,他们就更倾向于严控大城市,以减少中小城市的疫情风险。

这也是利益与风险不一致导致的行动偏好。

04

如何在疫情防控和最小程度影响中平衡

首先是要克服恐惧,现在奥密克戎不是当年的原始毒株了,他的危害有限,具体的危害多大,需要专家们进一步认证,但起码来讲,2022年以来感染超10万人,却只有一例死亡。

那么面对这样的一种病毒,就不能不惜一切代价,视财政资金为粪土,只管官帽子,不管公共资金的钱袋子。

其次,地方主政者是需要努力想办法去做到更好的预防和防控,真正落实中央提出的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防疫从来不能成为目标,民众的生活正常才是目标。

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严防死守,这种目标不是真正的目标,想尽一切办法保障民众的生活工作正常进行,才是地方主政者应该去做的。

我们当然要承认疫情凶险,防疫不易,在奥密克戎高传染性的病毒面前,如何面对它是一个当下中国最有争议性的问题。

我认为,也需要部分减轻地方官的压力,让他们有更强大的动力去保障民生,而不仅仅用一根筋的严防死守来搞严控。

既然是要求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那就应该同时考核这个指标,而不是仅仅因为防控不力就大量免职官员。

因为在这种压力下,地方上的一些人不但不会将财政资金不当回事,而且不会将民生不当一回事。

疫情三年了,防控对民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了,很多企业和个体受到的冲击也越来越大了。希望中国早日度过疫情,民众恢复正常生活。

关键词: 财政资金 最大限度 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