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一年一度的消费市场“打假”盛宴如期而至。被视为“黑榜奥斯卡”的央视“3·15”晚会,更是没让消费者失望。
从直播电商诱骗用户打赏,到免费WiFi泄露信息,从传统的食品安全到新兴的盲盒暴利,消费者挂在嘴边的吐槽,终于成了报道里的实锤,将不法商家公示。
走过三十余年,“3·15”威力不减。这一天,对于消费者而言,是理直气壮做“上帝”的日子,踩过的坑、中过的招、吃过的亏,可以一笔一笔好好算算;对于企业,则得夹着尾巴做人,生怕一个不留神,就出现在新闻头条或者网络热搜上。
对“3·15”的重视是好事。铺天盖地的报道,监管部门的严正警告,一边倒的口诛笔伐,成为“3·15”的有力弹药,让违法成本比平日里高出好几倍,也让商家们终于意识到了“上帝”的存在。
这些年,我国消费市场已经开上了高速路,规模不断扩大、模式持续升级、新业态在涌现,但与此同时,新的套路和花招也层出不穷,尤其在新技术的掩饰下。当网络时代到来,商家设置的骗术更高级,消费者要想识破,难度也更大。
可能没有了线下的“三包”问题,但却有了线上的李逵李鬼。比如电商领域,假冒伪劣产品换了个马甲在直播里迷人眼;比如诈骗问题,骗子时刻紧随热点无孔不入,让人防不胜防;再比如信息安全,霸王条款被精心包装,不给也得给;还有预付卡消费、网贷陷阱⋯⋯一坑未平,一坑又现。
信息的高度不对称,加之商家的高明手段,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更甚,且不提事前的预警,就连事后的索赔往往都难上加难。
“3·15”之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就在于此,伪劣产品被点名道姓,维权难题投诉有门,行业痼疾连根拔起,黑心商家无处遁形。在正常的买卖交易过程中,这些本该是正常的环节,而不该成为“3·15”这一天的专属待遇。但往往,16日零点一到,商家信誓旦旦的承诺就成了皇帝的新衣,欺骗和忽悠照旧。
数小时的集中曝光,固然令人拍手称快,但更多的时候,困扰消费者已久的维权难题、黑产大坑,根本等不到“3·15”,迟到的正义背后,即便亡羊补牢,但已然被侵害的权益,实则难以全数挽回。
因此,比起只此一天的盛宴,消费者更希望“3·15”变成“365”,每一天都能公平买卖、正常维权。虽然不必每一天都被视为“上帝”,至少不会被当成韭菜,日复一日地被不同的镰刀收割。对于“3·15”的期待,是消费者对整治消费难点、痛点的期待,而在“3·15”变“365”的希冀里,则藏着让从严监管常态化的期待。
作为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之于国民生活,是砖瓦之于大厦,消费不公,市场环境失序,注定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拦路石。只要有对“3·15”的期待在,就说明消费市场仍有阴暗的角落。
设立“3·15”的最终目的,其实在于无需“3·15”,让消费者权益保护常态化。既需要消费者对套路提高警惕、增强防范与维权意识,也需要监管及时从严,从技术手段、制度渠道等多方面打击各类违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当然,更盼望,在完善的规章制度下,所有商家都能心存良知,守住道德与法律的底线,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想法扼杀在摇篮中。
北京商报评论员 汤艺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