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盘A股三大股指均低开,小幅反弹后全线下挫,上证指数领跌。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4400只个股下跌,超百股跌停,两市今日成交额11243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613亿。

电子身份证概念股一枝独秀,除此之外其余板块全部下跌,周期类板块连续两日大跌,中国石油跌近8%。

板块方面,仅电子身份证一个板块上涨,煤炭、贵金属、油气开采、钢铁、燃气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止收盘,沪指跌4.95%,深成指跌4.36%,创业板指跌2.55%。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160.24亿元,连续两日净卖出超百亿。

今日市场

昨天才说二次探底时别踩漏了,今天开盘5分钟都没坚持住,如此果决的下杀是很难救起来的,最后直接收在了3100以下。

既然漏了,短期不言底。近一段时间都不看好,给三个位置,3000、2860、2700。

外资方面继续不计成本的出逃,今日更是净流出超160亿元,3月累计净卖出近650亿元。恐慌情绪扩散,内盘抛压增大,两市成交额再破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大幅放量。

目前市场已由恐慌情绪主导,场外长期资金谨慎观望,即使现在满地是黄金也没有人敢进场。

值得注意的是,A股大跌之际南向资金却在逆市加仓港股,近一个月南向资金流入超300亿元,恒指也在上午一度翻红,不过在外资的抛压之下依然败下阵来。

至于近半个月以来外资为什么要加速撤离,内因外因都有,就不细说了。

在市场大跌之际,市场预想的“援兵”却没有如期而至。

上周发布的信贷金融数据低于预期,使得市场对于降息的预期有所升温。有市场人士认为,今日MLF将进一步降息。

但是事与愿违。今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85%和2.1%,与上期持平。

当日有1000亿元MLF和100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对冲后净投放1000亿元。

虽然本月的降息预期落空,但市场普遍预计二季度仍有降息降准的空间。

市场焦点

1、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2021年12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1.4个百分点。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26亿元,同比增长6.7%,比2021年12月份加快5.0个百分点,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2.8个百分点。

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763亿元,同比增长12.2%,比2021年加快7.3个百分点,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8.3个百分点。

2、央行开展1年期MLF操作2000亿元,操作利率2.85%,与此前持平;央行今日进行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10%,与此前持平。

3、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进一步提升。

4、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根据税收监管中的线索,经税收大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邓伦涉嫌偷逃税款。综合考虑,对邓伦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06亿元。

5、中信证券宏观发文表示,2022年1-2月份部分经济数据同比指标超市场预期,维持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的判断。

6、今日,针对“高瓴资本因亏损超300亿美元被清算”的传闻,接近高瓴的相关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系谣言,看看13F数据就清楚了。”

7、国家卫健委:3月1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60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95例;本土病例3507例。

关键词: 个百分点 同比增长 二次探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