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首家上市公司上市之后,似乎并不被市场认可,上市两周暴跌近30%,市值蒸发144亿元。

作为榆林第一家A股主板上市企业,北元集团从一开始便吸引了各方注意。

众所周知,榆林是一座能源型城市。而“出身”榆林的北元集团就是一家以聚氯乙烯、烧碱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的化工公司。当天上市敲锣,北元集团股价后续表现如何?市场认不认可呢?

我们梳理了北元集团上市十天以来的股票涨跌情况:

上市当天:开盘12.20元,涨幅38.74%,最高14.64元

第2天:跌9.36%

第3天:跌5.39%

第4天:跌1.49%

第5、6天为非交易日

第7天:跌2.94%

第8天:跌3.54%

第9天:涨2.51%

第10天:跌2.80%

第11天:跌4.14%

第12、13天为休息日

第14天:跌 2.16%

不难发现:北元集团股价整体趋势一路下跌。曾经看好的股民当头迎来一盆凉水。如果以北元集团上市首日的最高点14.64元算的话,到今天这个交易日已经跌了28.7%,与最高时相比,市值蒸发了144.44亿元。

北元集团上市当天就打开了涨停板,然后一路下跌。

我们知道,在注册制之前几乎每只股票上市之后都有几个涨停板,但是注册制实行之后,打开首日涨停的就比较多。即便这样,有专业人士称,北元集团也是近年来在主板上市的除了大盘股、银行股之外表现比较惨的一支股票。

开局便收到不良信号,北元集团在资本市场的处境并不轻松。就目前情况来看,短期内北元集团并不被资本市场看好。

根据业内人士分析,北元股价持续下跌,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还是行业的周期性所致。化工类企业属于周期性板块,化工行业的景气程度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情况高度相关,股价表现往往先于生产价格指数启动,利润根据产品价格有涨有跌。所以,北元集团的股票下跌也受到国家总体经济环境的影响。

其次,北元集团开盘市值高估。北元本身是做聚氯乙烯,这个领域中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比如新疆中泰化学,目前市值大约110亿元。排名第二的新疆天业上市后估值80多亿。

而根据产能来计算,北元化工并不占优势,但是开盘最高市值就在500亿。化工股市盈率基本维持在10倍到20倍之间,但我们认为北元集团目前市盈率明显虚高,即提前把价格都透支到股价上了,后期的回落便在意料之中了。

此外,我们再看市场偏好。一般来讲,投资者比较认可的股票有两种,一是有成长性,二是具有想象空间。能源化工领域可替代性较强,本身缺乏想象力和生长空间。就市场来说,科技类、生活消费类似于白酒等股票相对更容易受到青睐。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北元集团的股东中,大比例持股的个人股东数量较多,10大股东中有7家为个人持股,这相对少见。

北元集团在榆林的地位是特殊且有示范意义的。上市初试水后,公司发展状况、资本市场的看好程度等都受到政府层面和民间的极大关注。

此前榆林市政府和陕西省政府也在北元集团的上市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前榆林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及“上市公司备选名单”。

榆林这座城市的主业是能源,如果预料不错的话,接下来榆林上市的企业多半也来自能源领域,但就目前来看,能源的初级加工在资本市场上不好讲故事。

对民间资本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启示。有人在股吧大喊“亏血”,有人庆幸及时出手。稳赚不赔的买卖已经成为过去,民间资本参与上市企业的风险无处不在,投资还需谨慎稳重。

此次北元集团实现榆林上市公司“零”突破,也让榆林在兄弟城市鄂尔多斯面前终于抬起头。但是对一家企业来说,上市并非终点,也不是避风港。想要走得更远,就必须注重企业的内部发展。即便已经上市,但丧失了竞争力的企业,最终还是会被淘汰出局。

以后,榆林会有第二家、第三家甚至更多的上市企业,首家上市的北元集团则成为投资者观察榆林的“风向标”,发展得好,资本源源不断;发展不好,融资受阻,上市延期。

对内求发展,对外数标杆,对北元来说,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其后如何利用资本市场带来的利好谋求长远的发展更加考验管理者的智慧。

但愿北元集团能够发挥好“带头大哥”的作用,为后来者提供很多的经验与方法。

关键词: 北元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