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午,由化妆品观察和CiE美妆创新展主办的2023(第十六届)中国化妆品大会·原料创新论坛,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近年,我们能够明显感知到的是,中国化妆品产业的竞争焦点,正从营销迭代至研发。而原料创新,逐渐成为研发迭代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料创新论坛特邀北京工商大学赵华教授,维琪科技刘子建博士,瑞德林生物计算科学家、功效评价科学家李加忠教授,态创生物首席科学家吴奕瑞教授,中科欣扬合成生物学应用研究中心负责人吴孜博士,中科光谷技术经理项威,百阜福瑞达销售总监姜莹,共同探讨化妆品原料创新的各种可能。
赵华教授:原料创新正迎来越来越多可能
(相关资料图)
化妆品原料创新到底有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妆品系主任赵华教授做了深入分析。
他指出,化妆品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与所用原料的质量安全密切相关,因而,化妆品质量安全以原料的质量安全为基础,其产品创新、科技进步也离不开原料的创新。
同时,《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 《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 《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实施,从原料准入、原料选择、生产经营、注册备案等角度,对原料创新给予了规范,塑造了更好的原料创新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家鼓励和支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化妆品,这也推动了中国传统优势项目、特色植物原料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
据其分析,目前化妆品原料创新有比较明显的机会点。新的原料方面,化学合成、天然提取、生物合成等技术的发展为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原料应用方面,包埋、缓释、促透、改性等推动了应用的完善和创新。原料创新正迎来越来越多的可能。
刘子建博士:以创新解决“原材料卡脖子”问题
深圳市维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琪科技)研发总监刘子建博士,首先分析了中国化妆品原料的市场现状与前景。他表示,由于缺乏科技支撑,中国化妆品行业存在原料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长期低质量低水平发展、缺乏政策支持、缺乏学科及人才建设等问题,这使得全球头部原料品牌基本被国外垄断。
那么,如何解决中国化妆品品牌“原材料卡脖子”问题呢?
刘子建博士认为,强品牌,应该先“强芯”。他指出,随着化妆品行业的激烈发展,本土原料企业开始冒头,将研发独家原料作为核心竞争力,不仅为本土企业“卡脖子”解围,且通过自主创新,为下游化妆品企业带来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更在全球化发展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
以维琪科技为例。目前,公司已搭建起“1+3”创芯研发平台,包括以特色靶点多肽研发为主的分子结构创新平台,以发酵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代谢工程为主的生物合成平台,以特色植物/海洋生物等天然产物开发为主的特色资源研发平台,功能性原料/基础原料全球汇为主的全球找好料平台。
据其透露,截至目前,维琪科技已坐拥8个获批备案新原料,新原料备案数量行业第一;同时有6个结构创新原料,涵盖多肽与非肽领域。
李加忠教授:人工智能辅助化妆品新原料开发
深圳瑞德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德林)生物计算科学家、功效评价科学家李加忠教授认为,我国国产化妆品在配方研发、生产技术方面与欧美日韩等国家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在原料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比如:选材以进口原料为主,原料数量远少于欧美,仿制或仿创结合原料较多、新原料备案品种较少,很多本土企业面临国外原料“断供”困境,原料价格疯涨给国内企业带来冲击,等等。
因而,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原料研发的重要性。但在李加忠教授看来,原料创新远比想象中更难。怎样进行化妆品新原料的创新研究呢?人工智能是可以加速原料创新研究的有力工具。
如何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创新功效护肤原料的发现?李加忠教授总结了一套流程:
其一,确定目标,了解作用机理。根据现有信息,确定研发目的,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功效作用机理;其二,确定研发思路。根据目标和机理,制定详细的研发管线;其三,人工智能辅助筛选。使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构建并筛选化合物数据库;其四,命中化合物。选择能够与靶点结合的潜在活性化合物,并进行聚类分析;其五,功效实验测试。根据不同功效和作用机理,进行相应的功效测试实验。
在此基础上,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以下五个途径加速功效护肤原料的创新研究:1.计算机辅助天然活性成分识别;2.基于靶点蛋白的活性原料筛选;3.基于已知功效原料的结构优化;4.人工智能辅助功效机理研究;5.人工智能辅助合成生物学生产功效护肤原料。
他认为,化妆品原料是化妆品的“芯”,只有在化妆品原料开发生产工艺等相关技术上有了话语权,才能破解国产化妆品卡脖子的问题。相信在广大学界专家、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化妆品原料一定会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
吴奕瑞教授:合成生物技术在美妆领域可发挥3大作用
作为目前非常热门的技术学科,合成生物技术也深得化妆品行业青睐。
那么,什么是合成生物技术呢?态创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态创生物)首席科学家吴奕瑞教授认为有两方面,一是根据不同目的设计并建构新的生物零件、装置或系统;二是根据不同目的重新设计已存在的生物装置或系统。
据其介绍,如今合成生物技术的应用已涵盖化学品、医药、农业养殖、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等领域。其中,在美妆领域,合成生物技术可发挥以下作用:1.实现新原料的产业化过程;2.满足美妆企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3.可成为促进本土企业与国际巨头竞争的突破口。
吴奕瑞教授透露,作为全球首批真正实现多物质量产的合成生物学公司,态创生物在合成生物技术上也有不少突破,在打造多物质量产的生物制造平台并推进技术迭代的同时,不断升级有“态度”的产品,利用AI引擎驱动物质快速量产等方面持续深挖。
如今,态创生物除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外,也通过上游链接合作国内尖端科研团队,通过构建万吨级自有产能,后端打通百余家品牌与工厂需求,目前拥有含大宗商品在内的在库物质已超50余种。
吴孜博士:合成生物学赋能美妆行业的3大方向
在细分功效内卷的浪潮下,品牌要如何赢下科学军备竞赛?
中科欣扬合成生物学应用研究中心负责人吴孜博士认为,可借助合成生物学,用全新的底层技术重构原料的生产方式,赋予产品差异化竞争力。
其一,突破功效原料的技术和成本枷锁。以中科欣扬为例,公司凭借技术创新,实现了食品级谷氨酸棒杆菌异源合成四氢嘧啶产业化,菌株的效率更高,且更具备天然的优势;此外还持续优化菌株和生产工艺,经过两年四次迭代创新,实现99%以上高纯度、高稳定性的SIYOMICRO-ERGO麦角硫因的绿色高效生产,单罐发酵规模已达100吨,合成全周期缩短24小时,葡萄糖消耗量降低28.5%,生产耗电降低30%、耗水降低50%,空气污染、水污染均减少50%以上。
其二,打造新原料开发的高效创新模式。比如,以创新研发平台赋能新产品的开发。
其三,打通研究-应用,开拓全场景应用领域。中科欣扬合成生物学应用研究中心的作用便在于此。
对于合成生物学未来的前景,他十分看好,并援引BCG的预测数字指出,到2026年,合成生物学在食品饮料、农业和消费产品三大应用方向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134 亿美元,CAGR将迎来超过40%的高增长率;在医疗健康、食品饮料和消费产品三大美丽健康产业方向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154亿美元。
项威:化妆品新原料精准助力“妆食同源”
武汉中科光谷绿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光谷)技术经理项威分析,化妆品行业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对原料的需求有3点:一是零伤害,二是性能更稳定,三是功能更高效。
对于企业来说,怎样才能获取这样的原料呢?据项威介绍,中科光谷有几大核心技术。一是合成生物学技术,能够开发创造新原料;二是微生物发酵技术,可实现原料高标准产业化;三是微囊促渗专利技术(纳米载体技术),可提供终端解决方案。
而在中科光谷的新原料中,N-乙酰神经氨酸(燕窝酸)无疑是个特殊的存在,可精准实现“妆食同源”。
据项威介绍,在护肤方面,燕窝酸具有抗皱、抗氧、抗糖、提亮、舒缓等功效。而在口服方面,燕窝酸同样可以抗氧,抗糖,并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改善阿尔兹海默症、促进益生菌增殖等功效。
姜莹:通过原料创新实现精准“科技护肤”
在山东百阜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阜福瑞达)销售总监姜莹看来,社交媒体平台加速了护肤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中国消费者的护肤认知逐渐专业化,在对科技护肤知识的学习和对科技护肤方式的逐步探索中,消费者开始步入科技护肤时代。
她指出,从关心“成分”到“功效”,消费者的需求推动美妆产品发展走上快走道,各大品牌竞争核心已逐步聚焦于研发的“科技力”;国内美妆品牌专注于“科技创新”,以自研成分、独家技术形成品牌势能,为品牌塑造更强的生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个性化定制护肤成为热门趋势。姜莹认为,个性化定制护肤,归根结底是原料的定制化。如今,原料定制已经不是国际大牌的专属,国内不少企业也开始推出活性原料及产品的定制服务。
比如福瑞达,就推出了全新活性物原料定制化服务,凭借国家级、省级技术研发平台、联合实验室的研发背景,以及行业领先、开创性的微生态护肤应用平台,通过自有的中国健康人群皮肤菌种资源库,沿用玻尿酸+的护肤解决方案,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护肤品牌提供原料独家定制服务。
中国化妆品大会被誉为化妆品行业的“达沃斯论坛”,本届大会由伊斯佳股份主赞助,福瑞达生物股份、中通生化、贝豪集团战略合作,主题为“信仰之跃”。
本场原料创新论坛涵盖来自国内法规专家、化妆品原料企业代表,共同探讨行业趋势。
点击进入大会专题页,锁定所有现场精彩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