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制备出新型柔性汗液传感器

本报讯(见习记者孙丹宁)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卿光焱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用于汗液中钙离子传感的可持续、不溶性和手性光子纤维素纳米晶体贴片。该工作为纤维素纳米晶(CNC)的功能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相关成果发表于Small。

在低碳循环经济的倡导下,CNC作为一种生物基材料被迅速开发,广泛应用于电子、生物塑料、能源等领域。CNC可以自发组织形成手性向列液晶结构,并产生绚丽的光子结构色。然而,此类材料在潮湿或液体环境中功能失效,不可避免地损害了其在生物医学、膜分离、环境监测和可穿戴设备中的发展。因此,通过简单有效的手段使CNC在液体环境下稳定存在,对实现功能化应用非常重要。

团队发展了一种简单且有效的制造不溶性CNC基水凝胶的方法。研究人员利用分子间氢键重构,热脱水使优化的CNC复合光子膜在水溶液中形成一个稳定的水凝胶网络。研究发现,该水凝胶在干湿状态之间能可逆转换,便于进行特定的功能化处理。随后,团队在液体环境下吸附溶胀引入功能化分子,得到了具有抗冻性、强黏附性、良好生物相容性、对Ca2+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感应的水凝胶。

该工作有望促进利用可持续纤维素传感器监测其他代谢物的应用,并为在环境监测、膜分离和可穿戴设备中运行的数控水凝胶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smll.202207932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