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玉米芯、花籽皮、麸皮、鸡粪、锯末,单看这几样东西没什么关联,但是按一定比例加在一起就是蘑菇生长的营养配料。”有着20多年种植蘑菇经验的韩长峰,对前来走访的东阿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讲起了蘑菇种植的详细种植方法。

经过攀谈了解到,家住顾官屯镇于才村的韩长峰自2001年开始在自家院里种植蘑菇,当时种植规模较小,目的是积累经验。2007年修建了两个蘑菇大棚,总投资6万元,开始进行规模化种植蘑菇,截至2021年底,累计投入38万元,共建造6个大棚,总占地7亩。

这6个大棚便是他每年选种、配方、栽种、培养、采收的“劳动大本营”。每年的7月、11月开始育种,育种阶段持续两个月,育种之后一个月开始收获蘑菇,收获之后经过半个月还可以再出一茬,一批种料可以出5-6茬蘑菇,经过多年种植,成规模优势,同时形成了稳定的销售群体,韩长峰家每年蘑菇产量大概在20万斤左右。

“这些种植原料用的时间太长了,营养达不到了,需要在7月份之前全部更换一遍,前期建棚花费多,手头还缺30万的资金进行种料更换,就在我一筹莫展时,农商银行及时给我办理了‘鲁担惠农贷’,利息低不说,放款还快,值得信赖!”每每提起农商银行对他的信贷支持,韩长峰都会连连说好。

作为扎根三农、服务三农的县域金融主力军,东阿农商银行聚焦主责主业,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担当,主动作为,持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创新“三张清单”营销工作,做优“三农”服务。截至3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65.24亿元。一是制定“三个信贷营销台账”营销方案,督导各支行建立潜在目标客户台账、授信未用信台账、近五年还清未再用信台账,并做好“三张清单”维护走访营销工作。二是落实“10+2”模式走访营销要求,即客户经理每天打“10通电话回访客户”“实地走访2名客户”,将走访情况及时记录营销台账,并有计划开展下一步对接维护工作。三是做好督导管控工作,优化考核措施,将台账完整性、规范性及报送及时性纳入考核,总行每周三进行抽查,核实走访客户的数量、质量,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做法并在全行复制推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