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廖蒙 来源 | BBT Fintech圈子 (相关资料图) 迈入2023年,网络小贷牌照再少一张。 1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A股上市公司仁东控股于1月17日发布公告指出,旗下广州仁东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东小贷”)申请退出小额贷款市场,当前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小贷行业持续洗牌,有玩家黯然退场,也有玩家持续增资扩大展业规模。 01 仁东小贷不再从事小贷业务
这家上市公司放弃了一张网络小贷牌照。1月17日晚间,仁东控股(002647.SZ)公告指出,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关于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工作精神,结合监管部门要求和实际情况,仁东控股子公司仁东小贷申请退出小额贷款市场,删除经营范围和名称中“小额贷款”字样,不再从事小额贷款业务。
当前,仁东小贷已经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领取了新的营业执照。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仁东小贷在1月11日发生了名称、法定代表人、董事备案等一系列工商变更。公司名称变更为广州仁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主营项目类别由货币金融服务变更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当前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系统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等。 仁东小贷成立于2017年11月,此前名为广州民盛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由仁东控股及其全资子公司广东合利金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4亿元。从公司官网透露的信息来看,仁东小贷主要产品包括信贷、消费分期等,业务涵盖的场景有3C消费、旅游消费、医美消费、电商、餐饮等多个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上半年,仁东小贷营收同比下滑近四成。北京商报记者梳理仁东控股近年来财报发现,2020年全年,仁东小贷营收2061.06万元,同比增长107.49%;2021年仁东小贷营收2497.62万元,同比增长21.18%万元。但2022年上半年,仁东小贷营收697.79万元,同比下滑39.98%,占公司总营收0.86%。 仁东控股2022年财报 仁东控股上半年营业收入整体下降7.94%,在2022年上半年财报中,仁东控股也提到,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受到上半年疫情反复、整体经济不景气、社会消费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整体下降幅度不大。但并未单独提及小额贷款业务大幅下降的原因。 在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看来,一边是小贷行业持续加强严监管,一边网络小贷业务出现萎缩,仁东控股退出了小贷业务,正是综合考虑了监管从严、门槛提升以及自身小贷业务情况。不过,仁东控股正在不断加强融资租赁业务,也能够实现对企业客户提供融资服务。 02 行业仍将持续洗牌 对于仁东小贷退出市场的具体原因和后续业务规划、对母公司整体的业绩影响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也向仁东控股方面进行了了解,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对方回复。 仁东小贷“下线”,网络小贷牌照也再少一张。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仁东小贷是2023年首张退出市场的网络小贷牌照。在2022年末,小米旗下金融科技板块天星数科剥离小贷业务,原重庆市小米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更名为重庆融渝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不再包含网络小贷业务。 有玩家退场,也有玩家在扩大规模,2023年以来已有两家网络小贷公司完成增资。其中,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00亿元增至约105.26亿元,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至55亿元。 另一方面,在牌照数量上限稳定的情况下,老玩家的持续退场,也意味着网络小贷牌照数量的减少。2022年10月,银保监会公开回复,明确提到“全面叫停新设网络小额贷款从业机构”。 于百程指出,互联网小贷行业目前处于政策的过渡期,《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尚未落地,互联网贷款监管愈加严格和规范,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的优胜劣汰不断加剧。 “从网络小贷的发展路径来看,一些重视网络小贷业务牌照的互联网巨头,仍将通过增资向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靠拢;另有部分巨头获取了消费金融公司等牌照,有望进一步弱化或者退出网络小贷。此外,当行业红利潮水退去,部分持有网络小贷牌照的机构也有可能选择退出,网络小贷行业将持续洗牌。”于百程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