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文旅美女副局长双语“带货”视频在网上引起关注。视频中,她身着正装,站上搭建在稻田中的演讲台,以流利的英语介绍着东北特产,并不间断穿插几句纯正东北话,一时火爆全网。
视频一出,东北各大文旅纷纷出来整活,眼看着大家都在给家乡特产上分,黑龙江文旅也不甘示弱。这一卷把东北老品牌都炸出来了,北大荒亲民官号紧跟着发布“双语推介会”,模仿沈阳文旅带货有机酸菜。
“雷帝and卷特曼(Ladies and gentlemen)”、“第二富饶(dear friend)”......英文不够,幽默来凑,主播秒切东北话,从东北黑土跟你侃到酸菜原料,international的宣传内容一下就水灵灵的进入了大家的脑子里。
嘴瓢的英语、洗脑的东北话,反差萌的形式推介一度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引发讨论,也让更多人再次注意到了这个肥沃黑土地上的龙江有机老品牌。
品牌年轻化的破圈密码
亲民酸菜给东北上分
要说每年冬天最热门的地方,那一定是东北了。
从梦幻的冰雪世界,到遍布大街小巷的东北洗浴中心,再到频频火上热搜话题的东北地域美食代表——酸菜……在互联网上,东北人每年都能创造无数人气话题。
作为扎根东北的老牌央企,北大荒亲民深谙品牌年轻化之道,每次营销动作都能精准触达消费者痛点。
此次双语带货创意的成功,源于品牌对当下传播环境的准确把握。通过将地方特色与创新表达相结合,亲民不仅打破了传统国货的刻板印象,更激发了消费者的互动分享欲望。这种富有温度又充满趣味的传播方式,本质上是品牌年轻化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高频触达策略,以多次话题营销的方式,不断强化亲民“好吃”、“有机健康”、“央企靠谱” 的正面形象和产品卖点,有效占领消费者心智。
2月4日,亲民有机酸菜的原料产区——红星农场,还亮相了《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让更多人领略到了东北酸菜的魅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抓住消费者稍纵即逝的注意力,考验着每个品牌的营销智慧。亲民选择以接地气的方式讲述品牌故事,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传递产品价值,既保持了央企的专业形象,又展现出品牌的亲和力,这本质上也是品牌的一种年轻化营销逻辑。
出圈的底气:
亲民有机酸菜的品质之路
年轻化不只是品牌要保持“年轻感”,更要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这背后不仅是品牌传播方式的创新,更需要产品品质不断升级作为支撑。
在北大荒这片沃土上,亲民用二十余年的坚持,走出了一条从有机种植到智能化生产的创新之路,守护这份东北的原始美味。
20万亩有机基地,是亲民追求品质的起点。亲民摒弃农药化肥,采用认证有机肥料和生物制剂;实施深翻灭菌、秸秆还田等可持续发展措施,让每一粒种子都在纯净的环境中生长,构建起了一个现代化的有机农业生态系统。基地不仅跻身“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更获得了欧盟、美国、日本等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认可。
食品安全是头等大事,亲民还建立了全方位的质量管控体系。品控部门配备了先进的检测设备,不仅能检测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还能监测还原糖等指标。每天的取样检测和数据分析,让每一批产品都能保持稳定的品质。更重要的是,每袋产品都配备了独特的追溯码,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了解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实现全程可追溯。
从最初的有机酸菜起步,亲民已发展成为一个涵盖有机酸菜、有机面粉、有机挂面、有机杂粮、有机酱菜和绿色产品等六个系列、50多个品种的综合品牌。这种对品质的不懈追求,为亲民赢得了"中国有机食品NO.1"等百余项荣誉,其标志性产品有机酸菜更是获得了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被收录于《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大典》。
如今,亲民有机酸菜早已走出国门,远销海外,将这份来自东北的美味带向更远的地方。
一个品牌的成功早已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产品优势或营销创意。亲民的双语带货出圈,看似是一次偶然的营销突破,实则折射出中国传统企业在新时代的转型智慧:既要传承优秀的品质传统,又要拥抱时代的创新浪潮;既要坚守匠心精神,又要善于讲述品牌故事。
从东北方言到英文表达,从传统工艺到现代科技,从本土市场到国际舞台,亲民用实践证明:优秀的民族品牌不仅要有"土味",更要有"国际范"。当地方特色与世界眼光相遇,当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碰撞,一个根植于黑土地的品牌,也能绽放出独特的世界魅力。
在这个信息万变的时代,品牌与消费者的对话方式在不断革新,但不变的是对品质的坚守与对创新的追求。亲民用一棵有机酸菜,不仅传承了东北的味道,更传递着一个民族品牌的责任与担当。这,或许就是一个老牌央企能够基业长青的真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